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董宝珍电台(789):“士人与商人“推动中国崛起并超越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21-12-04

点击收听:“士人与商人“推动中国崛起并超越

近期以来我正在江苏、广东地区跟投资者交流,产业界的朋友普遍有一种担心和焦虑,很担心未来的岁月里中国出现动荡和倒退。他们提到了很多观点,在改革开放以后就根本没人提了,但是现在很多改革开放之前的观点,又在一定范围内泛起,问我对此怎么看。

第一,中国从属于筷子文化圈,中国的未来恐怕要观察整个筷子文化圈的未来。

以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南,包括东南亚华人,构成了以筷子吃饭的一个族群。这个族群他们走上经济发展是不同步的,最早的是日本,之后的是亚洲四小龙,最后是中国大陆,现在越南也赶上来了,唯一没有搞市场经济的一个筷子文化圈就是朝鲜。我们可以看到如果筷子文化圈的经济体提早搞市场经济,那么他用不了几十年,人均GDP就会超过1万美元,最终筷子文化圈的人均GDP一般来说都能达到3万美元,如果达不到3万美元,也很早的就超过了人均2万美元。

所以我们观察筷子文化圈会把所有的经济体分为两类:有先发优势的,像日本、亚洲四小龙,他们人均GDP都是3万2万,没有低于人均1万美元的,目前筷子文化圈人均1万美元的只有中国大陆刚刚跨越1万,还有越南几千美元,还有朝鲜没有搞改革开放,所以只要筷子文化圈搞市场经济,搞全球贸易,那么它的人均GDP总会超越2万美元,所以中国不会在人均1万美元这个水平停滞,这是在筷子文化圈所出现的普遍规律所决定的。

我们把全世界人均GDP排名前50名列出来就发现只有三类:一类是欧美,第二类是石油大亨,第三类是儒家。其他的文化它就进不了排名前50名。石油生产国基本上不是靠劳动创造的,就是靠天吃饭,所以真正靠勤劳、智慧建设而成为人均GDP排名前列的,主要就是欧美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儒家文化圈。所以可以得出儒家文化圈只要有和平,只要搞市场经济,只要集中精力抓经济,它总能够进入人类的前列。

对中国未来的担忧,其实没有看到最大的潮流。

第二,中日两国在面临西方挑战后都做出了反应,但是日本很快就成功了,中国大概跟西方遭遇后用了100年,都没有完全走出来,于是很多人就基于此担心中国,你看日本用了几十年就明治维新崛起了,而且还击败了中国。

中国用了上百年从洋务运动到后来一系列的活动,最终1978年才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经济建设,走向了成长,进入经济增长,进入崛起的时间,耗时长达百年,如此之慢,也是很多人担心中国未来不确定的一个证据。

其实这个问题我早年看过一本日本人写的书,他专门就分析了这个问题,他说日本所以快速的就赶超上了西方,是因为日本的文化是学习吸收型文化,日本没有原创能力,当他发现在他之外有一个比他更强的经济模式,社会组织方式之后,他没有任何心理障碍,他立即就会拿来为我所用,加以学习,而且他学的很好,马上应用的比老师都好,但是中国不是。中国好几千年,它的文化是原创输出型文化。

中国这几千年来它所有的东西都是原创的,而且它成为一个中心,向整个东亚输出,这样的文化特质,使得中国社会不愿意抛弃自己,他遭遇挑战的时候,希望通过自我改良,吸纳一些新的同时继承一些旧的,著名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什么在日本就没有产生?因为日本没有心理障碍,谁比我好我拜谁为师,因为他自己原创不了,中国三四千年就是老师,但是今天这个老师突然发现另一个人水平做得更好的时候,他学习的时候还是希望保存自己,这样导致了中国100多年来,他没有集中精力的建设,它进入发展的速度比日本慢。

走到今天历经曲折,从1978年开始,中国经济崛起目前又在广泛的领域崛起,在崛起的时候一个新的概念出现叫中国模式。中国模式实际上就是中国用了更长的时间探索出一条只有这种原创输出型文化类型才能形成的,既吸收由西方创造的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又融合了自身的一些优势,然后形成了中国模式。中国模式形成就很晚,他要比日本说我不管,只要谁好,我就拿来全学。

中国不是,中国它还是要照顾自身历史,所以它走上的崛起的过程要慢于日本,但是一旦他把自己的优势保存,把别人的优势吸引进来,探索出一套模式,那么这套模式的生命力更强大,它更发展的持久性和能达到的高度更高,要远超日本。

我们大家都知道日本在学习了西方以后就马上击败了英法,在二战的时候,日本是横扫英法的,然后跟美国抗衡,日本实际上最后是一国跟中美苏打,所以它作为一个岛国是扛不住的。

所以你可以看到在日本身上包含着这样的事实。儒家文化圈如果真的掌握了西方人开拓出来的科学技术以后,西方人是挡不住的,同样的技术水平,你西方人比我做的早,我当时不会,后来我学会以后你基本上就没机会了。在国内像腾讯击败了微软的MSN,包括阿里他们把亚马逊击败了,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基本都击败了他的对手。

至少在中国是这样的,在平等竞争下,西方用相同的技术和相同的没有代差的手段跟中国竞争是竞争不过中国人做的那些企业的。只要中国结合自己的历史,找到一种发展模式以后,整个西方是挡不住的,也就是说我们中国和西方处于同一技术水平,技术上无代差,西方是挡不住的,这就是事实。

中国尊重自己的历史,再吸纳一些东西,其实是为人类找到了新的路,像日本他们都是不再坚持过去,就完全吸纳了别人,那种虽然短平快,但是真不如中国这种结合自身再创造出新的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的核心特点就是政府和市场两个轮子驱动,既要发挥政府的创造力、活力,又要发挥政府的整体协调,整体稳定性。美国特别强调市场的自我调节,金融波动上下翻飞,但是中国相对在危机来临的时候,政府会出手平抑;美国是政府不管的,所以美国经济是高波动的,政府不干预,不维持系统稳定,实现了纯市场下的高波动和正常情况下市场来自我调节,当出现危机的时候,政府出手进行宏观控制,到底哪个更好?

没有经济危机的市场经济,和频繁发生经济危机的市场经济,哪一个更好?显然是不发生经济危机的市场经济,为什么中国这个模式就能形成政府加市场?本质原因还是中国的历史。因为中国从隋朝开始开科取士,就出现了一个阶层叫士人,就是读书人,士人他信仰的是以天下为己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士人通过读书,他的使命就是引领人类向前。

士人阶层在中国存在了1500多年,这个阶层的存在,并且士人阶层始终是中国社会的主导,就导致在中国形成小政府,中国政府只是守夜人的想法完全实现不了。西方就是小政府,政府就是个守夜的,大门不丢了就行了。

为什么西方政府只是个守夜人?因为西方的文明发展的晚,西方文明在1500之前不值一提,原来网上说了法国1500年前没有任何文物,就你到欧美博物馆看,它没有本土文物,都是东方文物,所以他们是1500年之后崛起的,他在1500年前他就没有完善的组织管理,社会很落后。

宋朝的时候,中国就有离婚的制度。宋朝的时候城市里头就有了收容站,到了冬天很多流浪汉就会冻死,政府就把他们收到一个政府的部门里,防止他们冻死,春天又把他们放出来了。

所以中国文明早,在宋朝时候远超过其他文明。这种文明中最大特点是士人阶层,开科取士有独立的官僚阶层,而这个官僚阶层它不是世袭的,很多国家封爵,都是世袭,实际是一种很落后的,中国1500年前就几乎主要官员就不再是世袭了,他就是科举考试。

在这种情况下,士人文化继承传播,如果你要搞小政府,社会变成纯商人,所以西方的社会组织方式是纯商人模式,为什么纯商人?他就没有除了商人以外的强势阶层,没有读书人阶层,中国一直就是读书人阶层,但是如果都有读书人,都去读书去了,就没人搞科学技术,没人搞商业贸易,社会也就停滞了。

所以像西方人到来之前,中国社会就是读书人提供了一种伦理,但是没有商人去搞科学技术,也没有商人去搞贸易,这是中国落后的原因,所以中国的士人制度如果能加上商人制度,那么这个制度就是双轮驱动的:商人是可以世袭的,商人一旦世袭就阶层固化了,是有害于社会的,但是你又不能不让商人世袭,他爸挣的钱确实是诚实劳动,所以怎么办?

就是社会不能完全由商人统治,而是由士人读书人和商人联合统治,只有中国能实现读书人和商人联合统治,实际上美国也有,美国总统也有一些律师什么的,反正中国文化传承的更厚重一些,就是读书人通过考试进入政府,然后读书人把一些价值观理念传播给政府,维持着社会的整体性一致性,然后自由市场经济,你谁有本事谁做买卖,谁做了买卖你就富,富了你可以传给儿孙,但是商人集团就自由竞争,而商人崛起的时候,他也就因为财力增加了,他可能也要参与一些社会,但是参与社会又不至于让商人控制住国家,于是就是士人和商人共同自豪。

在宏观上就是政府和市场联合驱动,这就是中国模式的特点,这个模式可能就是人类未来的真正的模式,西方就是小政府纯粹是资本说了算的,他客观上没有读书人,没有一个科举取士的稳定的文人官僚体系,他想做士人他也做不了,所以西方在它的历史特征下形成的小政府,那么他小政府他老说他那是普世唯一的,如果谁要不是小政府就是错的,太狂妄了,甚至也有点无知。现在咱们谈论的是中国未来的长期趋势,当中国立足于它的历史,充分发挥读书人,然后在鼓励商业,让市场和政府联手推动社会的时候,这个模式就是中国模式这个模式的先进性,在质的层面就碾压了纯商人驱动的那种体系,或者这样可以说,是一种代差。

政府加市场,读书人加商人,共同控制推动社会的模式,其实就是电灯和蜡烛的关系。

所谓西方说只靠商人,政府只是小政府,那他就是个蜡烛,中国现在历经100多年艰难探索形成的模式,实际上就是更先进的模式,只是很多国家它出于政治原因,它就老唱空中国,说中国要崩溃,过去40年中国崩溃了1000多次,但是也有很多人就信了,被忽悠了。所以过去40年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所有相信中国要崩溃的人都受误导了,都损失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中国的未来其实应该看到最大的确定性,基本模式确定了,商人加读书人,市场加政府,然后惯性发展了40年,目前是人均GDP1万美元,而其他筷子文化圈都几万美元,所以我们说中国未来有不确定,或还会反复还会倒退,还会动荡,没看到本质,没看到潮流,一定要记住中国走上了崛起之路,为啥晚于日本几十年近百年?

中国文化的特质是原创扩散型的文化,它本身从接触西方科技文明,把它融进来耗的时间长,它要继承历史,然后再吸纳耗的时间长,但是通过长时间,所谓大气晚成厚积薄发,一旦形成了一个成熟的模式以后,它的耐力就强大了。

所以现在老说中国社会有动荡有倒退,它实际上一个社会铁板钉钉,没有一点不同意见,那也不叫社会,是夸大了,谁也改不了大势,大国的崛起是几百年的,中国崛起了吗?

中国已经崛起了,很多中国人不敢相信中国崛起了,中国已经崛起了。这种崛起是深刻的层面,从发展模式,从各种综合因素都理顺了,然后自然的崛起,在崛起之后它也有一些局部的问题,有就解决,包括一次没解决那么两次,甚至在大的崛起过程中有小的波动,那都是自然的,崛起不意味着没有矛盾,有了矛盾它不是说是崛起的势头就终结了,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