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宝珍电台(785):【南京尊享交流】投资者交流互动(一)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21-11-30
提问:董老师你好,我提的主要问题是现在房地产业的现状和未来的趋势,个人认为房地产跟银行业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房地产业现在对银行业是有一套防火墙对吧?但我个人认为没有防火墙,一捅就破。
董宝珍:我这个都是现成答案。
第一、房地产对银行影响的是一个事件,房地产这个事件在所有足以影响银行经营事件中,它到底有多严峻,它一定严峻不过疫情。
就是说2020年春天发生的疫情延展到现在快两年了,疫情这个事件对中国金融经济的冲击要比房地产的冲击要大。
提问:我认为疫情只是像你说的非经常性的波动,房地产泡沫太大了,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比国外的包括去的很多地方都大多了,因为收入跟房价价格比才是泡沫,中国的现在这这个人买房子包括几十年,所有的财务都在房地产上面,如果房地产一下跌,等于说居民财富就没有了,那就等于说整个银行也是就没钱了。
董宝珍:我们还有一个结论概括用经济的语言,中国社会的所有上层金融资产穿透以后,底下的保障性的东西就是房和地,房和地很像是过去发钞的黄金了,最后的信用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发生,有没有办法不发生?时间可以消化。
你吃一个早点需要一块钱的时候,现在需要10块钱,以后需要30块钱自动解决,自动解决作为一种前提条件就是控制力,要被一个强有力的一个主体控制住,中国有控制力吗?
提问:个人我认为这东西就像你说的,政府能控制一时,能控制到一辈子,这个事情我觉得也比较难。
董宝珍:完全可能,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北京的房价立即掉了30%,全球泡沫传进来了,失业了,广东浙江的工人都回家了。
然后北京的房价掉了,但是这个时候很奇怪的一幕发生了,北京的几大国企联手买下的几块重要的地标性土地,托住了。北京的几大国企,什么中石油中字头的,连手买下了几十亿或者拿出100亿,就几单交易成交了,稳住了。一直就这样。
提问:那个时候房地产不像现在,我感觉现在泡沫到哪个城市都太大了。
董宝珍:泡沫不是问题,泡沫大小不是问题,问题是控制力。
我没有否定你说的泡沫,为什么没有否定,因为我在房地产上丢尽了人,我跟那个人说了,说老董买房子,我说房地产你算算市盈率,过两天这人就骂上我了,它又涨了,我因为是个估值派,我买啥我都估值,我连买衬衣都估值,所以在按估值看的房地产根本看不成,看一眼就晕倒了。
所以我坑了很多人,但是政府扶植这个泡沫,我就认为这个控制力还在,它成了底层的保障性资源了,它成一切金融活动的底层,最后追根溯源,所有金融票据最后说都是一块地或者一间房,就是说你要说保障物烂掉,所有上层都烂掉了,控制力你需要评估控制力,所以中国的房地产不是经济,应该发展出一种理论叫中国房地产政治学,任何房地产经济理论都不能解释中国的房地产,所以中国必须提出一个房地产政策经济学。恐怕这个就是答案。
提问:目前我也是认为就是说银行业的现在为什么不涨,包括不确定性,主要还是来自房地产,我讲的房地产这一块泡沫肯定不确定性很强的。
董宝珍:不会像日本那样的,如果你论证了房地产有泡沫,这个是事实,但是房地产泡沫破裂不是因为有泡沫,而是控制力。社会的控制。
提问:董老师我再问一下,就房地产跟现在银行已经讲的两者的这个关系是不是存在一损俱损?
董宝珍:是没有什么关系了。因为个人的房贷所谓按揭几乎是所有房地产公司最优质的,开发性房地产可能存在一些波动,但是也是可控的,并且量也是应该不像你想象的那么严重,客观上你说的担忧只是担忧本身,因为这个社会是有人管的,他总有人知道在哪里是最薄弱的突破,然后把它堵住,你看全国是房住不炒,中央也说别炒了,然后打击抑制房地产开发商,这都是在做,但是他也不能把它捅破,慢慢卸掉了。
也许再过10年某些地方的房地产泡沫自动被时间消除了,不是那样的,房地产崩塌,金融崩塌,金融又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权重股,指数全部崩塌,10亿人都财产损失怎么办?这社会就瞬间完蛋了,所以是不可能的。
在这个过程中有个重要人物叫谢国忠,谢国忠就是经济学家,纯粹的市场化房地产派,他们不知道各地都是靠卖地维持城市运营的,所以他就没有办法,也包括我不愿意用下面这句话论证,下面的论断是没有科学依据,你看为啥李录要投资中国银行业?李录投资中国银行业,我跟李录有一个对话,我跟李录在2019年的秋天,我说:“西方对中国的全部描述都是错的,不是事实,中国没有那些问题。”李录跟我说:“我知道。”我认为李录不知道西方媒体上关于中国的描述是不真实的,是一种扭曲的,李录说你不用跟我说,我都知道,你不用担忧,我知道这个事情,我知道他的扭曲,他是知道的,中国一有事就是跨不过去的坎又要崩溃,它不是事实。
参会人:我补充回答这位先生的话,就是你的关于房地产的事情,有一个特点是中国和国外不同的地方,是中国的房地产有公积金,还有第一套房屋非常低的利息,跟国外不一样,国外是统一的利息,我银行怎么弄就怎么弄。
那么这么大部分人,有一大串人都是比较低的利息,实际上表面看他的房子,比方说是600万买的,实际上他只有200万买的,为什么那个低利息就表示说他长期付的起,那么当危机来的时候,他们尤其是第一套房,他们会倾向于我撑得下去我就撑,可是偏偏他们撑得下去,所以泡沫破裂的可能性会小一点,那么再加上中国的政府的强烈调控,所以让它通过长期的时间慢慢演化,就是通过通胀来把房子不涨,通胀涨,最后慢慢消化掉,这个力度就是由于内部结构和别人不一样,特别是政府企业政府员工,他们第一套房贷款利息非常低,这个低其实就等于说你买1000万的房子很可能就是600万就买下来,是这么一个概念,所以只要有一批撑住了,那么就恐慌性下跌,可能性是小一点,那么政府的调控容易一点,我只是说不是说绝对的,我只是说这么一个概念,跟国外不一样,逻辑是对的。
董宝珍:跟国外是不一样的,你看国外是有危机爆发,它就是自由的,自然的爆发,然后它又超调,本来跌30%就行了,然后所有的都卖出,跌了70%,然后又反弹,中国就把它拉平了。这种拉平的在西方的教科书上认为是不对的,但实际上这种拉平其实带来了稳定,但是西方为什么做不到拉平,它没有强有力的政府,它的政府就是下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