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从人类基本价值观看价值投资和趋势交易的本质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14-05-13

最近对基础投资理论进行了较深入的思考,试图寻找它们背后一些更深的东西,尤其是对人以及人群的行为特征和人性进行了思考,这些思考一开始也摸不着方向,但后来形成了一些认知。我最终意识到,从根本的终极原则来讲,较主流的两大投资模式价值投资和趋势交易,本质是人类两种最主要价值观在投资领域的具体表现,价值投资和趋势交易是人类两种相反的价值观在资本市场的应用。

  为了对价值投资和趋势交易的思维本质、行为本质有更深刻的认知,我们先回到人类文明诞生以来二种最重要的价值观,以下是《楚辞》中的一段文字,记录了屈原与渔夫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反映了人类两种相反对立的基本价值观。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

行吟泽畔,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以上古文短小精悍,文字简洁,形象生动、内容丰富、思想鲜明。译文见文章末尾的白话文翻译。

在对话中,屈原和渔夫各代表一种价值观和行为原则,屈原坚持信仰和原则,不同流合污,渔夫强调与世推移、随波逐流。这两人的观念反映了人类两种价值观,一种认为万事万物有一个真理和规律,最终决定事情的发展方向,人应该建立原则和信仰,并坚持原则和信仰,哪怕时局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是非颠倒也不放弃原则。在这种观念下掌握真理、顺应规律是最重要的事情,不向非规律主导下的所谓事实低头。人类政治、经济领域坚持这一策略的人大有人在,在普遍成功的基础上,个别人因为坚持了真理至高无上而不成功也有,典型代表是屈原。第二种原则和价值观是重视和敬畏现实局面,一切以眼前当下局面为本,眼前当下的现实局势是自身行为的根本依据,重要的是与当前现实局面保持一致,至于局势是不是合理根本不需要考虑,因为他们不承认现象背后还有什么永恒的东西,现象就是一切,典型的代表就是屈原投江之前劝屈原的渔夫。渔夫型价值观强调的是要依当下的局势而定的,当下流行什么你就要顺随这些东西,不要在当下局势之外主观找什么真理和规律,渔夫型价值观不承认时局之外有真理和规律,不赞成将真理和规律作为行为依据,局势变我就变。不追随眼前局势就是错的,无条件顺随眼前局势就是对的。

价值投资追求的内在价值何尝不是和屈原一样追求的是时局背后的真理,内在价值就是真理,因为内在价值是真理,因此它根本上决定终极价格变化。价值投资唯一信仰内在价值,不向市场情绪低头。趋势交易不就是渔夫吗?趋势交易的理念何尝不是渔夫主张的河水脏你就洗洗脚,河水干净你就洗洗脸,趋势交易所信仰的涨的时候就追进,跌的时候就抛出,不要问对不对,与渔夫的观念没有任何差别!趋势交易、价值投资这两个对立、相反的投资模式本质是,人类两大主流价值观在投资领域的反映和体现。

    不同的价值观都有自己的合理性

    不同的价值观不能互相否定,更不能用自己的标准评价对方的做法。渔夫和趋势交易是强调现实的,某种程度上他们是现实主义者,不承认也从不去探求真理,现实是什么样就采取什么样的行为与现实保持一致,渔夫看上去是客观的,屈原看上去是是主观的,教条的,渔夫看上去是实事求是的,二者互相对立,但彼此无所谓谁对谁错,也没有谁高谁低,更没有谁高尚谁不高尚,两种价值观都有合理性。他们是相反相成的,如果社会上的人都变成屈原,社会也不能存在,反之都变成渔夫社会更不能存在。未来几千年上万年只要人类社会存在,这两种价值观都将存在,两种价值观都能促进人类的利益。很多搞价值投资的鄙视趋势交易,趋势交易更嘲笑价值投资,人们把相反相成两个方面割裂开来,价值投资和趋势交易完全相反的原则和理念都能挣钱。你坚持真理不随波逐流,也不要否定左右逢源和八面玲珑,他们所以能存在是有深刻的依据的,两种观念和做法都有合理性。
    不同的价值观是非评价标准不同,且相反

在尊重二种不同的体系和原则的时候,不要用自己的标准评价对方,用渔夫的是非观看屈原,屈原不仅是愚蠢的,而且活该死,屈原不死都不对。反过来让屈原看渔夫顺水推舟八面玲珑的做法,当然会给渔夫全面负面评价,这都是不应该的。每一种体系的是非评价标准都应该、且必须只能来源于自己的基础原则,不能互相借用。我给否极泰合伙人写过一封信,信中写到:“很多时候人们用趋势交易的是非观来评判一个价值投资者的行为,对于趋势交易,哪怕一根金条卖一元钱,只要你敢在下跌趋势中买入,对趋势交易者来讲就错了,且是绝对的错了。反过来如果一根金条卖一块钱,不买入的价值投资者又错了,买入后又进一步的下跌对价值投资者并不问题,价值投资认为一根金条合理价值在一万元,他并不认为自己处于风险中,这是二个完全不同的体系,两者的是非原则完全相反,不能互相通用。”

  两种不同的价值观结合难于上青天

  社会上很多观念倾向于价值和趋势结合,坚持原则和顺应阶段性现实结合,这样可以获得超额利益,这个主张对大部分人是无法实现的,道理在于他需要投资人是双重人格,双重价值体系的人,两种人格和价值观体系可以频繁的自如的切换,早晨是正人君子,主张的是仁义礼智信,下午就是混世魔王主张“坑蒙拐骗”,这两种角色切换过程中心理无障碍,只有做到这种程度才能实现二者的结合,很显然普通人不能做到这一点。两种价值观和投资模式不宜甚至不能相互结合,关键在于二者的人格心理特征完全不同,甚至相反。我比较信仰价值投资,所以较多的能接触到价值投资者,我感觉这些人有一些共同心理特征,待人接物比较真实真白,同时这些人比较自我和自信,重视道理和逻辑。趋势交易我接触比较少,但也能感觉到这些人比较成熟,普遍比较现实,不特别关注长期,是典型的现实主义特征。信仰价值投资还是信仰趋势交易不是方法选择的问题,而是个性心理特征的选择,两种模式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价值观完全不同。双重人格在现实中的比例非常非常小,如果你不是双重人格者,逻辑上就没有办法做到二者结合,大部分人要么就是渔夫型的,要么就是屈原型的,让渔夫坚持屈原的理念根本不行,反之让屈原按渔夫的走屈原也不干,各有各的条件情况,取其一种形态就都可以成功。强行结合可能适得其反。

 价值投资在某种程度是反人性的,趋势交易某种程序是顺应人性的

 趋势交易和价值投资信仰者的比例是天壤之别的,价值投资的信仰者连总人数的5%都不到。而趋势交易的信仰人数非常巨大,这是因为人的本性导致的,动物在亿万年的进化中,面临着是持续不断的现实挑战,如果不把眼前的现实境况处理好,根本不能继续进化。所有的动物在进化过程中,总是因为不断成功把当下的问题一个又一个解决,从而才能进化到今日。于是,亿万年的进化,动物形成了视眼前的现实处境为最重要的本能。在进化的中后期产生了大脑和思维,大脑和思维使得超越现实,思考现实背后的道理和逻辑成为可能,大脑和思维的产生使得从长计议,长期规划成为可能,但以理性和大脑思维为基础的长期打算,是在动物已经形成了以眼前局面为最重要问题的本性之后才产生的,所以从长计议是本能之后的第二选择,人的本性首先重视眼前状态和当下情况,从长计议整体不会成为首选。价值投资强调的是重视眼前现象背后的抽象本质,主张超越现实,因此价值投资不能被大部分人接受,这是有深刻人性基础的。趋势交易强调的是现状为王,这与人类的本能合一,人类的本能是本来就是以眼前现实为主要考虑,所以趋势交易本来就会被广泛的接受。价值投资这种超越现象,寻找现象背后的真理,并且从长计议的原则,是以深入思维为依据的,超越现实的深入思维,并不是人天生具有的第一本能和第一选择,所以信仰者的人数中价值投资的比例非常少,这是由人性特征决定的。价值投资在某种程度是反人性的,趋势交易某种程序是顺应人性的。价值投资做少数派远离大众,趋势交易做多数派顺随大众。
    根据自己个性特征选择投资方式

价值投资、趋势交易的具体做法是不同,但根本的不同是它们的人性基础和性格基础不同,投资是人性的博弈,不是方法的博弈,也不是智力认知的博弈,主战场是在人性层面,每个人的人性特征和价值观才是他投资的基础。选择投资方式先要搞清自己的性格特征,搞清自己的人性优势在哪里,是善于左右逢缘,还是善于坚持已见,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选择投资模式,用自己的人性优势对抗他人的人性劣势。如果一个投资者在人性和性格层面,有追求现象背后逻辑的性格特征,那么他做价值投资是合适的,如果一个人性格上比较灵活,比较重视现实,比较容易理解大众情绪,那他没有必要做价值投资,他天生就是一个趋势交易的料,完全可以充分发挥个性特征和优势,成为一个杰出的趋势交易者,如果不做趋势交易者,硬要做价值投资反而会得不偿失。我多次经历过罕见的下跌,我从来不因为下跌而紧张,每当超预期异常下跌出现的时候,我感觉越跌越清醒、越冷静,因为伴随着下跌我的内心深处自然会产生出一种想法,越跌就越值钱,既然越来越值钱就是很好的机会,我也很少防止下跌。我比较害怕上涨。价格上涨的时候,内心深处会不由自主的在产生一种焦虑和不安,这种焦虑不安我现在也搞不清楚是从哪里来的,反正到时就会产生,会随上涨而越来越强烈,恐怕这就是我固有的人性特征。同样例子还有,我曾经努力尝试过分散投资,但是分散的结果给我带来的是难以想象的焦虑和不安,我不因为集中投资在极少数公司身上,有任何紧张和压力,当我非常了解某些公司的时候,我只有集中到他们身上才能安心,才能使焦虑消失,反之如果我对不很了解的公司分散投资,我会难以承受紧张,甚至会失眠,我一度搞过分散投资,但最终被来自内心深处的焦虑压力下放弃了,这恐怕也是我本来就具有的性格特征吧,因此我很少分散投资。

【译文】

屈原被放逐以后,

在沅江岸边漫游,

在大泽边上一边行走一边吟唱。

脸色憔悴,

身体枯瘦。

渔父看见他,

问道:“你不是三闾大夫吗?

为何到了这种地步?”

屈原说:

“世上的人都混浊,唯独我清白。

众人都喝醉了,唯独我清醒,

所以被放逐了。”

渔父说:

“圣人不凝固停滞受外物的束缚,

能够随从世俗不断改变自己。

世上的人都混浊,

你为什么不搅乱泥沙扬起水波同流合污呢?

众人都喝醉了,

你为什么不也去吃酒糟喝薄酒一同烂醉呢?

为什么要思虑深远,行为高尚,

让自己遭到放逐呢?”

屈原说:

“我听说,

刚刚洗过头发的人,一定要掸去帽子上的尘土

刚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落掉衣服上的灰尘。
怎能让自己洁白的身子,

受到脏东西的玷污?

我宁肯跳入湘水,

葬身江鱼的腹中。

怎能让高洁的品质,

沾染上世俗的污垢呢?”

渔父微微一笑,

用桨敲击着船舷而离去,

唱道:

“沧浪之水清又清,

屈原投江可以洗我的帽缨。

沧浪之水混又浊,

可以洗我的泥脚。”

于是竟自离去,

不再和屈原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