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巴菲特五分钟选股背后的思维模式(上)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12-02-21

1982年股市走牛,股价上涨。巴菲特在整个1982年都没有能以合理的价格买到好的公司。为改变无股可买的被动局面,巴菲特花钱登广告求购公司,并公布了条件:
    “我们对具有以下条件的公司有兴趣:
    1 巨额交易每年税后盈余至少有五百万美元 ;
    2 持续稳定获利我们对有远景或具转机的公司没兴趣 ;
    3 高股东报酬率并甚少举债 ;
    4 具备管理阶层我们无法提供 ;
    5 简单的企业若牵涉到太多高科技,我们弄不懂 ;
    6 合理的价格在价格不确定前,我们不希望浪费自己与对方太多时间 。
    我们承诺完全保密并尽快答复是否感兴趣,通常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巴菲特五分钟就能确定是否投资!说老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是不相信的,做过投资的人都知道,选股之难,难于上青天,对这样一个有超级难度的课题,巴菲特可以在五分钟之内做出决策!?我是不相信的。另一方面巴菲特似乎没有说谎的习惯,巴菲特是非常有信誉,有修养的人,而且巴菲特这个条件不是在私下跟人聊天时说的,而是自己花钱在报纸上公开打的广告。这确实令人困惑!
    进一步阅读巴菲特的年报,一系列事实证明,巴菲特确实按照这几个条件在几分钟之内决定投资, 1985年和1986年的年报中巴菲特提供了二起按照以上条件用五分钟决定投资的真实案例。
1985年巴菲特年报摘抄:
       “我们还斥资三亿二千万美金购并了位于克里夫兰的史考特费泽,史考特费泽就是个典型的-易懂、够大、管理佳、很会赚钱,投资报酬率高的公司。购并史考特费泽的过程相当有趣,史考特费泽在1984 年便传出该公司有意要出售,一家投资银行顾问花了好几个月编织了许多美丽的远景,以吸引一些买主上门,但在出售最后节骨眼却由于特定因素被搁置。我在报上看到出售搁浅的消息,立刻写了一封简短的信给公司高管,虽然我并认识他本人。我说我们很欣赏公司过去的表现,不知道他有没有兴趣与我们谈一谈,不久我与查理便在芝加哥与企业领导人Ralph 碰面并共进晚餐,在隔周正式签定购并合约。”
      “这项购并案将使明年公司的营收超越二十亿美元,史考特费泽购并案充份说明了我们对于购并采取随性的态度,我们并没有任何特定的策略与计划,也没有专人来研究一些中介者提供的企划案,反而我们倾向一切顺其自然,为了主动向命运招手,我们依惯例还是列出征求企业被购并的小广告,今年惟一的小变动是第一项获利的标准略微提高,主要是因为我们期望购并能为伯克夏带来明显的改变:
    (1) 钜额交易(每年税后盈余至少有一千万美元)
    (2) 持续稳定获利(我们对有远景或具转机的公司没兴趣)
    (3) 高股东报酬率(并甚少举债)
    (4) 具备管理阶层(我们无法提供)
    (5) 简单的企业(若牵涉到太多高科技,我们弄不懂)
    (6) 合理的价格(在价格不确定前,我们不希望浪费自己与对方太多时间)
     我们不会进行敌意购并,并承诺完全保密并尽快答复是否感兴趣(通常不超过五分钟)”
     一个3.2亿的收购项目,巴菲特仅仅是和对方的高管吃了一顿饭,一周后便完成了交易。如此大规模的并购,没有找任何专门的中介机构协助自己研究和决策,仅仅是被收购公司满足了巴菲特列出的几个条件,不管我们觉得多么不可理解和不可思议,但巴菲特确实是用他列出的这几个条件几分钟之内决策决定投资于否,这点已经不用怀疑了。同样的案例还发生在1986年,这一年巴菲特以更快的速度,更短的时间,用4600万美元买下了一家公司的大部分股权,而且巴菲特同样没有聘用任何中介机构,甚至没有到过这家公司的总部。
1986年巴菲特年报摘抄:
       “去年的一月五日我收到一位资深股东Bob 的一封信,他是费区-海默公司的董事长,在此之前我并不认识Bob 或费区-海默公司,他在信中提到他经营的公司应该符合我们的条件,并提议大家碰个面,于是等到该公司年度报告出炉后我们相约在奥马哈,他简单介绍一下公司的历史,这是一家专门制造与销售制服的老牌公司,成立于1842 年,Bob 的父亲-Warren 于1941 年接手,跟着Bob 与现在担任总裁的弟弟George 也加入该公司,在该家族的带领下,公司的业绩蒸蒸日上,1981 年该公司被一家专门从事融资购并(LBO)的投资集团买下,经营阶层仍保有部份股权,基于某些原因, LBO 集团想要把股权卖掉,这时Bob 立刻就想到我们。事实上费区-海默正是我们想要买的公司类型,它有悠久的历史,有有才能的管理人员,品格高尚,乐于工作,且愿意与我们一起分享公司经营所带来的利益,所以我们很快地就决定以四千六百多万美元买下该公司84%的股权。你可能不敢相信,事实上我与查理甚至根本就从未去过费区-海默位于辛辛那提的企业总部。
       目前我们对于购并对象年度税后获利的基本门槛已由每年的五百万美元,提高到一千万美元,报告完毕后,最后还是重复一下我们的广告,假若你有一家公司符合以下我们所列的条件,请尽快与我们联络。
    (1)钜额交易(每年税后盈余至少有一千万美元)
    (2)持续稳定获利(我们对有远景或具转机的公司没兴趣)
    (3)高股东报酬率(并甚少举债)
    (4)具备管理阶层(我们无法提供)
    (5)简单的企业(若牵涉到太多高科技,我们弄不懂)
    (6)合理的价格(在价格不确定前,我们不希望浪费自己与对方太多时间)
      我们不会进行敌意购并,并承诺完全保密并尽快答复我们是否感兴趣(通常不超过五分钟)”

 这些出现在巴菲特年报中的真实案例,确定无疑的证明,巴菲特公开提出的五分钟选股条件就是巴菲特的核心决策依据。巴菲特确实是按照这些条件快速的决定是否投资,对这一条件我们不能再怀疑了,这是真的,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困惑,更大的疑惑,世界上最难的事情被巴菲特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了,别人花几百万美元聘请专业人员调查公司,组织上百人的专业团队历时半年多做的决策最后往往以失败告终。而巴菲特近乎于不负责的最简单快速的方法投下几亿美元,结果总能出人意料。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巴菲特是神仙吗?
       为什么在处理相同的问题时,研究机构云聚大批的专家、博士、在利用计算机等现代科学工具日以继夜地工作,最后所形成的结论和决策从来没有象巴菲特那样有质量。历史上雷曼公司曾经是全球专家学者最集中的证券投资公司,然而他破产了。更早的时候,美国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是由几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组建的投资公司,该公司宣称他们利用最大型计算机做研究,但2000年的时候,这个公司也破产了。

 历经几年的思考最终有一件事情的发生,让我一下子明白了巴菲特五分钟选股的道理。

几年前我的一个朋友,喜得贵子,当孩子一岁半的时候,还不会走路,这是一个令家人奇怪和担心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慢慢地学会了走路,但新的情况又出现了,孩子走路的时候老要扶着墙,而且还说头昏,有时甚至会摔倒。种种迹象表明孩子可能有病,当地医院给出了一个令人悲伤的判断,孩子可能有脑瘫,必需到北京的大医院来确诊。孩子的父母在北京,克服重重困难,挂到了一个中国顶极脑科专家的号,该专家据说是脑医学教科书的主要编写者,专家毕竟是专家在看了孩子做的大量脑部专门仪器检查报告后说:“这个孩子是不是脑瘫现在看不出来,要等半年后确实出现了更明显的脑瘫症状之后才可以确诊。”听了专家的话孩子的父亲发出了愤怒的声音:“我的孩子让你们来看病,你们却告诉我等他彻底瘫了才能确诊,这是看得什么病,要是等彻底瘫了,我也能确疹!”专家道是挺和气的说:“人类对人脑的工作原理的理解连大脑全部的十万分之一都不到,所以一些脑部的病真的是看不出来的,我建议你们先去一下康复训练。”
       带着专家的建议孩子的父母把孩子送到了康复医院进行行走训练,康复训练一段时间后,病情没有康复,也没有恶化,家人放弃了康复训练。

不久一个中医出现了,孩子被抱到这个中医面前,中医在几分钟之内完成了疹断,告诉家长:“孩子脑上面可能没有问题,而是在脾、肾太虚弱,导致脑供血不足,治疗的办法是补脾、肾,吃几个月的中药可能会好。”夫妻二人心喜若狂。但是几个月中药吃了之后,没有任何明显的变化,家长带着疑惑甚至不信任找到这位中医,中医主张进一步继续的吃药,又过了几个月,孩子好了,能走,能坐,能跑,能玩,朋友家里重新出现了欢笑!

做为旁观者我没有轻意放过这个事情,我在想为什么花了大笔的资金,利用现代化的脑部检查,最著名的专家治疗了一年,没有任何结论,而这个中医简单的看了几分钟,几个月后孩子就彻底治好。我心中有一种隐约的预感,中医看病的原理有可能和巴菲特五分钟选股的原理有相似性。

为了解开疑惑我专程拜访了这位中医,我问:“为什么现代医院里那么多设备检查完后得不出结论,而你几分钟就知道是什么病、如何治?”中医答到:“这个孩子病症是头昏,整个西医从始到终都在头部做文章,其实孩子的大脑根本没有任何毛病,头昏走路不稳,只是现象,在这个现象里打转就注定没有任何结果,根本的原因是孩子由于某些原因,脾肾不足,造成血循环不好,使得大脑供血不足,大脑供血不足的情况下就会头昏和行走不便。根本的问题在五脏中的脾肾”。

“现代医院专注于现象,中医强调求本,中医的眼里一切病症最终必定表现在五脏的某种变化,我通过号脉很快就知道他的脾肾比较弱,也就很快知道这个孩子得了什么病,直接在大脑上做文章,一定是不行的,回归到五脏着眼于五脏,事情就变得非常简单,自然可以很快得出结论。”

 我问:“为什么您在给这个小孩子治病的过程中能够很快就诊断出业,治疗却用了半年多,以至于家长几乎失去信心?你的治疗过程不像现代医学那样迅速?”

老中医答到:“诊病因为回归了五脏,抛弃了现象,很容易能判断。由于根本问题出现了病变,解决根本问题,自然是很慢的。现代医学都是有快速治疗的优点,一个手术一次输液,就能把症状消除,但这是假象,他们诊断和治疗都是在现象层面,症状虽然快速的消除了,但病根他们既不知道也没有处理。著名电影演员付彪因为肝癌,经历了二次肝移植,第一次肝移植成功后付彪认为自己已经康复了,但半年之后,新植移的肝上又长出了癌,于是进行了二次肝植移植,二次肝植移植不久就去世了。其实付彪的肝根本就没有病变,本质上可能是与肝关联的某一脏器出了问题,导致了肝部产生症状,症状在肝,原因却在别处。肝移植没有追问原因,直接就现象解决现象,从而多少次移植都没有用。现代医学最大的弊端是不求本,不追问真正的根源,只在现象层面做文章,发展的都是一些处理表明症状的技术,现代医学在技术和技巧层面是比较先进的,但是过度的追求现象,过度的强化技巧与技术设备,使得现代医学看上去非常先进,非常发达,但现代医学从始至终没有求本的思想,只有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以现象为中心本的理念,于是,他不论有多么精密的设备都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

 听到这里我的脑海深处浮现出雷曼公司的身影,雷曼公司何尝不是这样呢?他们拥有数以百记的博士和专家,拥有最强大的计算机系统,创造开发了自认为最完善的模型和方程,他们在细节上、在技术上已经到了无所不能的程度,但是他们最终悲壮的破产了。归根结底,雷曼缺少的是在根本的问题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他们把精力和资源投放到技巧,投放到表面上,看上去无比强大,根本的基础却弱不经风。

 同老中医的交流为我思考巴菲特何以能在五分钟内优势的选股提供了战略方向,我意识到巴菲特五分钟选股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本质与中医的看病思维模式和思维本质可能是一样的。

 二者在以下三个方面有相当的相似性。

 第一,从被研究对象来讲,生命和企业具有相同的复杂性,二者均不是简单事物。中医看病和巴菲特选股所处理的问题都是非常复杂的问题。

 第二,在处理的方式上,二者几乎是百分之百的一样,简单了解,快速决策。

 第三,与中医相反的现代医学和与巴菲特采取不同处理方式的现代金融机构,采用了几乎相同的用复杂手段处理问题的方法,结果都具有劳民伤财,事倍功半的不足。

由此,我基本认定中医看病和巴菲特五分钟选股二者背后所依存的根本思维方法应该是一样的。现在的问题是搞清楚中医的思维模式和思维原理是什么?横向类比就能够理解巴菲特选股思维思维模式和思维本质!解决巴菲特为什么五分钟能选股的超级难题变成了相对简单的中医如何诊病!中医几千年来已经形成完整的思维体系和原理,并且这种宝贵的体系和原理一直就是公开的,因此问题变得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