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过历史估值看市场机会与风险度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10-07-09
投资人都习惯于预期未来,但也许我们从后视镜里看一下,可能会得到更有益的信息。所谓后视镜,凌通认为,就是我们需要看一下市场和个股的历史市盈率和历史市净率的走势,任何一个股票,它的风险与机会度都可以抽象为市盈率和市净率的高低,所以市盈率和市净率二者结合其实是最有效地判断机会与风险度的指标。回看一下市场和个股历史市盈率、市净率走势,可以对目前你所投资的个股以及市场状态的机会和风险度有一个非常直观清晰的判断。
我们再来看一下几个主要上市公司的历史市盈率和市净率比较。
工商银行历史上最低市净率是2倍,而且在此停留的时间很短,截止到2010年6月4日,工商银行的市净率为1.96倍,也就是说市场最大的大盘股当前市净率水平与历史最低市净率一样。
对目前正在不断下跌的公司的当前市净率水平和历史市净率相比较发现,那些持续下跌,不被看好的公司市净率水平,与其历史最低市盈率市净率水平要么相接近,要么比之还要低。这能说明什么呢?也许金融股、银行股被低估了!
格林斯潘曾说过,金融危机的核心本质是:“客观上的股价变化是曲线,而人类和投资人的思维往往是直线,所以会导致金融危机。”股市也罢,经济本身也罢,是在阴阳交替中走的曲线,在交替中完成成长,但是人类的思维却不愿意承认这种必然的曲线,当经济乐观时,人类的思维认为经济兴盛将永远发生下去,不会产生转折,就像中国股市在6000点上普遍流行的十年大牛市的观点,就是人类思维的直线性特征。相反,在股市跌到历史最低时,虽然此时确实有基本面的动荡,但是因为跌到最低水平,就要发生曲线反转,而人类的思维却认为危机会长期存在,人们会不顾一切的逃离。所以格林斯潘最终对金融危机和经济现象中某些情况的解释,把人类的思维爱走直线和客观经济规律和市场变化的曲线特征的矛盾做为根本原因。
很多经济学和投资人都在用具体的方法研究基本面的情况,研究着房地产的情况,但实际上最有效的方法就从最普遍的市场变化特征再结合传统的阴阳交替的哲学、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哲学来思考可能更容易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