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格雷厄姆加索罗斯是最完美的投资理念(1)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10-07-02

我为什么对索罗斯产生了兴趣?那就从我的投资困惑开始说起:作为一名投资人,在资本市场上已经有一段经历了,特别是近期有个比较挠头的问题。我是信仰“价值投资”的,在看格雷厄姆,巴菲特对于价值投资论述和做法的资料之前,就在不自觉地自发做着价值投资。我自己曾经在某些股票明显大幅下跌之后,买入然后获利。获利是令人高兴的,我因此长期已经养成喜欢下跌的性格。我会因为下跌而感到轻松自然。如果市场没有下跌,我会感到焦虑不安和不适应。下跌到一定幅度,我会主动买入。当我接触到了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理论,知晓了价值投资理论之后就更加振奋了。在格雷厄姆安全边际理论指导下,在巴菲特成功案例的帮助下,我对这种下跌之后买入,等待必然上涨的行为模式有了理论和实践上的飞跃。
      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那就是股价下跌有一个毛病,自认为大幅下跌之后还继续下跌!比如某一支股票我认为它值10元,由于某种原因当它跌到7元,我就不可能旁观了,就开始买入,因为毕竟有30%的折价空间。在大部分情况下,下跌30%之后,往往并不会停止下跌,反而会加速下跌,常常会跌到6元,甚至5元,可能还会看到4元。这样,我就处于被套阶段,从而使得自己信心受到挫折。虽然大幅下跌后股票的可投资价值大幅增加,而我此时已经没有资金继续买入。价格跌起来时完全像脱了缰的野马无法收拾局面,这就导致我必须在现实操作面前解决一个课题:怎么样提前,或者说相对精确,尽可能买到接近最后下跌末端的这段价格。当下跌的冲击力释放到相对末端时,应该是安全边际投资的最高境界!而我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巴菲特曾经说,“什么是价值投资?”就是拿4毛钱的价钱买1元钱的东西,即股价4折的时候买入就是价值投资。我困惑的是巴菲特怎么知道这个1元钱的东西会出现四折呢?为什么不是六折时止跌啊!价值投资在实践中寻找极端低估幅度是关键性的技术问题。巴菲特、格雷厄姆都只解决了什么是价值投资及做价值投资的原则,但两位大师都没具体给出如何预先把握,提前知晓,股价跌到一定折让幅度后会否有更大下跌空间的问题。我自己在投资实践中,感觉这个问题是很关键,很迫切,很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想尽一切办法,寻找解决办法的答案,查阅书籍资料,自己总结思考,然而几年来一直没有结果。在没有结果的情况下,现实操作中多次出现买早了,或者想等待更低折价时,股价就上去了,这个问题一直让我很困惑。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我在140元高位全部成功卖出中国平安,这个操作事后我也很满意。之后,如我感觉那样,中国平安股价跌破120、跌破100和80最后到60元。当跌到60元时其实股价相比最高价已经跌了接近60%。此时,我认为股价已经进入合理区域。随后股价经过平台震荡后,中国平安突然爆出因投资富通银行失败,而产生200亿的损失,股价一路下跌到40元。这种下跌是我所喜欢的,我立即凭借自己的嗅觉感知到这是一次机会。我认为中国平安在欧洲的损失是一次性损益,不伤及企业基本竞争优势、管理水平等等内在要素。于是我在40元开始买入中国平安,但事实是股价又跌破30元,我继续追加,然而中国平安下跌的巨轮无情从我身上压过,股价最终跌破20元才开始反转。虽然我最低的买入价是25元,但我大部分买入都在30元以上。这个事情发生之后,虽然最终的结果是我在中国平安上大幅获利,因为中国平安股价在2009年突破60元。不过反思中国平安,我更加强烈意识到一个理论性问题,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和巴菲特所讲的用4毛买1元的东西是价值投资的理念是绝对正确的,是必须要坚持的。但客观上可能存在格雷厄姆的理论没有解决如何去把握机会的内容。他们只是提供了获利原理和大的原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运用,怎么样技术性实现,两位大师没有提及,这是一个理论空白,这是在两位大师那里没有触及的话题。如果不是这样也不至于像我这样的人好几年从两位大师身上找不到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