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董宝珍:买低估和买成长本来就是一回事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10-03-08

长期以来,关于价值投资是企业的质量和成长性更重要,还是低价格更重要。这一问题成为价值投资领域的重要争议话题。近期网友在凌通价值论坛上发贴“投资应标的第一,价格第二”提出,成长第一,价格第二。结合长期以来的实践和思考,我对此问题提出一个全新的角度。成长与低估一直被大家对立在一起,分头考虑,总认为成长与低估是对立的,是二个问题,实际上成长与低估本来就是一个问题,在投资实践中所做的投资决策必须同时考虑成长和低估,这二个问题是一体的,需要统筹考虑。考虑成长就不考虑价格是错误的,考虑价格不考虑企业质地也是错误的,把成长或者低估的某一项作为首要的,另一项作为次要的,也不对。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成长与低估是投资决策中同等重要的,且必须同时考虑的。不能将其割裂开来,更不能单方面考虑。历史上巴菲特买博克夏尔的失败,原因就是他割裂了成长和低价的辩证联系,总考虑低价而没有重视质地,最终导致彻底的失败。国内以但斌为首的观点认为,投资只需要考虑成长,而不需要考虑价格,同样是割裂了成长与低估的辩证关系,所以是必定的百分之百地错误。
       俗话说一文价钱一文货,这句商业俗语中就是把商业之道浓缩到了一切理性的商业形成,都是质量和价格的辩证统一,否则就不是一个正确理性的商业行为,一文价钱一文货的观点中,使得任何一个商业都是有利可图的,从导黄金到收破烂都可以成为有利可图的生意。黄金固然有价值,但是在黄金上盈利也必须按照一文价格一文货的原理才能盈利,你把黄金按照一万元一克的价钱买入,必定不挣钱。破烂固然是没有很大价值的,但是很多收破烂的人都大挣其钱,原因就是这些收破烂的人以非常低的价格买入了价值非常低的破烂,所以他照样挣钱。因此坚持一文价钱一文货,坚持把质量与价格的辩证有机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商业史上成功经营的最一般规律,也是投资领域的根本原则,割裂彼此的关系必定是错误的。
    在一次具体的决策过程中,必须同时从这二个方面思考,任何方式的割裂都必然导致失败。价格和质量是手心手背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是相互转换的关系。在质量比较好的时候,可以适当忽略一下价格,但决不是不考虑价格,在质量比较差的时候,在特别地给予价格更多关系,但并不是说质量不好就没利可图。在价值投资领域盈利来源不外忽二个,一,以极低的价格买入某些股票。二,以合理的价格买入成长股,对于成长股所以在不低估的情况下也能买入挣钱,就是因为成长股的质量比较好,能够成长,因此对他的价格要求相对放宽了。但是请投资者一定要注意,不论多么好的成长性公司,最终也有价格限制条件,那就是不高估的合理状态,以合理价格买入成长股,这是巴菲特说的话,由此能够看到,对于成长股,巴菲特也是坚持质,价有机结合考虑的,对于成长股他也没有割裂质量和价格的关系,只是放宽了价格的条件。
       与成长和价格哪个重要相对应的一个问题是投资者到底是挣的市场的钱还是企业的钱,对此问题很多人的答案也是一种对立的思维,他们认为价值投资者是挣的企业的钱,不是挣市场波动的钱,这一观点长期在投资界流行,事实上他也是一个错误观点,正确的说法是价值投资者既是挣的企业的钱,又是挣得市场的钱。利润既来自于企业又来自于市场,二者同样是有机的整体和辩证统一的。说价值投资者只是挣企业的钱,也是割裂的二者的有机联系,采取对抗的思考模式,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公司这种模式的确就是挣的企业的钱不挣市场的钱,但是以低估的价格买入成长股,他就属于既挣市场的钱又挣企业的钱,而以大幅低估的价格买入不成长的公司他是纯粹只挣市场的钱。所以投资者的利润来源,既有市场,又有企业,市场的钱和企业的钱构成了投资人来源的二个方面,不能割裂这二个方面只强调一个方面。
      总结以上文章,其核心思想就是在投资实践中必须坚持辩证思考,必须坚持整体思考和综合平衡思考的原则,不能够把一个整体性的东西割裂开来,只强调一方面,那种做法是错误的。也就是说价值投资人要懂的辩证法,要把握整体,要从多个要素多个考虑,然后综合平衡决策,不能片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