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资融券,可能加大投资人风险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08-10-10
为什么融资融券,我并不是基于一种理性的论证得出的结论,而是基于15年前我所经历的真实的事件所感悟到的。现在的融资融券和中国股市刚开张初期允许大户透支很类似,当年公开和半公开允许给大户透支,实际就是融资。以下真实事件发生在1993年和1994年之间,当时我还是一个证券公司的普通员工。
1993年我所在的城市,第一家证券营业部开张,生意极火爆,第二家营业部紧接着就开张,新营业部开张后,亟需拉客户,而在第一家营业部里,一批最早的大户们被扫地出门。他们被扫地出门的原因是在证券商提供的透支过程中,由于股价大跌,营业部强行平仓,造成这些大户们彻底成为穷光蛋。在这些人中,有一位L先生,L先生是一个大型企业的秘书,由于他本身出身不好,加上有点文人的脾气,所以在单位一直不受重视,所以很早就下海经商了,由于L先生文采过人,所以他是我们地区最早的投资人,同时也是最早的分析师,他的演讲非常有特点,一下子就能把听众牢牢地抓住,所以在当地很有影响力。
L先生在营业部里一直给营业部做义务的解盘,对营业部价值极大,所以当L先生因为过度透支,导致资产为负的时候,他找到了营业部经理,表达出希望通融,不要强行平仓,并表示自己在实业上的资产很快会变现,然后补仓,请营业部给个回转时间。L先生认为自己为营业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营业部应该通融,但结果是营业部快速地把L先生扫地出门。当夜我所在营业部的总经理,连夜探访L先生,请L先生到新开营业部继续做股票。于是L先生登高一呼,大量的追逐者投奔到我所在的那家营业部。
凭借L先生的加盟,以及L先生加盟后精彩的分析和演讲,吸引了很多人,为了感谢L先生,我所在的营业部给L先生提供了特别的透支,L先生也挣了不少钱。风云变幻,L先生因为重仓陆家嘴,而再次面临爆仓,于是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L先生肯求我所在营业部的经理不要平仓,给他一些回转的机会。这个是很重大的问题,一般按照营业部的规则,一旦透支客户爆仓,必须平仓。这个规则是一个带有铁律性质,我所在的营业部通过和总经理各方面的协商,最后答应了L先生的请求,没有进行平仓,于是L先生成为了一个负资产的大户,继续在营业部为营业部做工作。很久之后,也许一年,陆家嘴反转上来了,这个时候,陆家嘴涨得很凶,已经使得L先生解套,不再赔钱了,此时L先生心中充满了希望,他非常渴望在陆家嘴上大赚一把,但不久,公司总经理电话通知,为L先生服务的工作人员小U必须立即对L先生的帐户进行卖出,收回公司的透支款。
小U面带难色,向L先生表达这个意思,L先生当然感到突然,但不久,L先生马上跟小U说,我的想法太过天真了,你们公司在我已经爆仓的情况下,没有清我的盘,等了我这么长时间,在我解套的时候才给我清仓,这样做已经极端对我优惠了,我现在还想用透支款挣钱是我的不对,你就给我清仓吧。于是小U给L先生清仓,公司也把透支款划了回来。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十四五年了,我现在想起来,心中不免思念人品过人,才华出众的L先生。在2000年左右,我已经知道L先生完全转为价值投资了。现在他已经70多了,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小U是我的好友,我们曾一度策划共同搞一些投资,但后来他继承了家族给他留下了一所学校,他成了校长。我很思念过去的工作和同事,但我写这篇文章最想表达的是,融资融券是放大了投资人的风险,投资人对融资融券尽量不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