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投资和价值判断中定量和定性谁更重要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08-08-11

就总的观点,凌通倾向于定性为主,定量为辅,定量不能过细,投资本质上是要判断未来企业的状态,未来是不可能精确量化的,投资还需要判断企业内部深刻的竞争优势和固有的竞争力,本质优势和竞争力都是一个抽象的,复杂的体系,它不是象身高、体重一个简单的量,所以不能量化。对于企业估值,洞察和穿透它的本质和未来,几乎占据了百分之九十的工作,不管你基于什么样的手段,最终就是要解决和判断这个企业未来怎么样,现在有什么优势。所以企业估值这个工作,从始到终就是个定性的工作,大家长期认为企业估值是定量,凌通认为企业的估值类似判断张三是好人还是坏人,是判断张三是有能力还是没能力,是判断张三将来比现在有钱,还是不如现在。这些问题它就是一种抽象定性,它并不是判断张三的身高、体重等简单的数量。企业的价值是一个复杂的抽象体,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无形的,无象的深刻逻辑与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道很相似。中国哲学家们提出的“道可道,非常道”意思就是你如果能把道讲的非常明确具体,那这不是道,道是非具体的,价值也是非具体的,非具体的东西就不能量化。
       我们在估值的过程中,当然可以借用一些量化手段,但是这些量化是为了达成对这个公司整体内在竞争优势的一种升华性判断。今年每股收益增收30%的这个数量,本身并不能决定企业有没有价值,未来会不会成长需要透过这个数量分析,找到它为什么能够成长的理由,抓住这个理由后,你才有可能判断它的未来,单一的数量不能判断企业未来。一旦透过数量,抓住数量背后的成长理由和成长依据后,数量本身就没有价值了。企业的未来完全决定于导致业绩增长的理由和依据,而不决定于数量本身,数量是一种表象的描述,这种表象的数量,为我们突破现象,深入到本质把握价值提供了一个切入点,最后的决策是完全没有数量参与的定性过程。停留在数量本身,扔不掉数量,就不能深入到本质。如果最后扔不掉数量,你永远找不到价值在哪里。认识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并不是只有数量这一条路径,凌通认为生活感悟比数量更重要!目前国内的研究报告大量地采取数据化模型,这是一种错误,这种错误的核心是它始终不能认识到使用数量是为了脱离数量,所以他始终跳不出数量,也就把握不住价值。
        这些报告把公司看做一个大楼,对大楼的高度、建筑、材料、装修等进行描述,在事无具细的描述而后各方给出这个大楼的报告。毫无疑问对大楼的质量评估可以这样来做,但企业不同于大楼,企业是有生命力的活体,大楼是死物,企业的价值就是这个活体的生命力, 企业生命力与人的生命力是一样的。我们都说,某人有活力、生命力旺盛,生命力是无所特指,没有有具体详细指标,但我们在没有对生命力详细定义和量化情况下,都能看出谁有活力,谁没有活力。企业生命力也是如此!
        一个人刚去世10分钟,他的人体结构,身高、体重,没有任何变化,把它的局部器官取出还可以移植给他人用,但就整体他已经没有生命了,人的死到底是失去了什么?毫无疑问失去的不是有形的,能看见的,可量化的物质,而是失去了看不见的生命本质――生命力,生命力不能测量,但可以感知,企业的价值做为企业的生命力也是可以感知,不可测量的,把精力放在量化和测量上。是把企业当成了大楼,是把企业当成了死物。给企业估值,能决定企业价值的是看不见,不能量化的东西,发展战略,管理水平,治理结构,管理团队能力,怎么可能量化呢?能量化的又有多少与企业价值有关系呢?
       凌通听一个老中医讲过,手不能拿重物,西医通过验血,验尿后认为这个人的手没有毛病,因为数据上无有病的特征,但此人的手拿不了重物,怎么可能没病呢?中医能治这样的病,中医可以用针疚治好,西医奇怪问中医怎么治的,中医阐述说因为经脉不通,疏通经脉治好的,西医回去就用仪器寻找所说经脉,最后西医宣布中医虽然治好了病,但因为没有精确量化的指标,经脉没有被真实看到,中医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伪科学”。
       大量的量化研究报告,只是一种学术游戏,哪种追求量化,强调分解量化的学术思想是西方几百年前的思想,现在在西方已经有人认识到,对复杂的有生命力的东西量化研究已经不适合了。用整体,动态、联系和变化的非量化的思想去研究复杂事物才是正确方法。这种认识方法正是东方哲学和中医学的基础方法。
       有谁看到过中医看病,关注过细节,关注过量化数值。中医看病是在模糊和感觉依据联系、整体、动态的原理做出判断。凌通确信,在今后一定会兴起一种学问,这门学问凌通把它叫“抽象估值学”,或者叫“模糊估值学”,这学问在学理上凌通确信它与中医学理是完全一致的,不是以量化为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