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臭豆腐上市和内在价值的不可量化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08-07-11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A+H股的溢价长期存在,A股比H股的溢价长期高出50%,事实上A股和H股是没有差别的,它们所对应的客观资产和基本权力是完全一样的,因此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相同资产的情况下,出现了同股不同价的现象。凌通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深入思考,结果是同一资产在不同的市场上形成不同的估价差异在一定的范围内是正常合理的,如果完全一样反而不正常,以下是凌通的论证和分析:
       假如北京著名的食品企业王致和臭豆腐公司即将在大陆、美国同步上市,承销商在两地提供了完全一样的招股说明书,进行了完全一样的推荐和路演,在这种情况下两地给出的估值一样吗?应该是不一样的。对于美国人他们极有可能不太理解,对于一个散发着臭味的食物怎么可能畅销呢?而臭豆腐的生产工艺是让豆腐先腐败然后再加工,这种工艺甚至于可能遭来美国人的某种担心,显然美国人不太容易给出过高的估值。但在中国大陆人们都知道王致和是中国一个著名的食品品牌,对它的历史和主打产品,都有较多的了解,相当多的中国人吃过王致和的臭豆腐,他们体会到了王致和臭豆腐的美味,这种情况下中国大陆给王致和的估值必定会比美国人高,于是我们看到,同一资产不同地区的人由于对这一资产的了解程度的差异以及不同地区的人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的不同客观上就会得出不同的估值结果。
       对同一个东西任何两个人对它的估值都不可能一样。这是因为,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人,而估值本身是由人给估定的,对价值的评估是客观基础上人的主观判断,价值并不是由一个全球统一的衡器给测量出来的,如果我们想知道一块砖的重量,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是用秤称量,那么只要秤不出问题,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称出的重量基本一样;另一种办法是,因为没有秤,所以由一大批人根据主观经验来估定这个砖头的重量,那么结果必定是不同的人给出的重量是不一样的,即便通过主观估值所有的人都认同某一重量,那么这个大家都认同的主观估计的重量极有可能与实际重量不一样,因为这种估值必定是主观的评测。
       回到股市,对股票的估值从来就没有一个客观的衡器,只能用主观来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不同地区的人估值不同是非常正常的,因为估值主体不一样,所以虽然东西是同样的,但最后给出的主观判断必定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正是A+H股的溢价长期存在的原因!(不过A股和H股的价差在一定范围内是正常的,但100%的价差很难用正常来形容)
       这其中的道理说明,为什么价值投资领域里最重要的概念“内在价值”,到现在也没有办法被人们准确地描述出它的内涵和量化方法。因为内在价值本身就包含投资人的主观判断。巴菲特有句名言:“价值的一半是基本面,另一半是投资人的想象。”巴菲特这句话是极其深刻的,他揭示了内在价值从来就不是一个绝对的客观量。它是在客观基础上大众的主观反应和评价。由于内在价值中包含着大众的主观评价,大众的主观从来没有完全相同的,所以内在价值不可能是个绝对值。这个道理也能够解释为什么股价总能处于不断地波动之中,因为人的主观判断和主观感受是随时变化的。虽然有时候企业根本就没有变化,但人的情绪和心理会瞬间逆转,所以它总是波动的。
       实际上任何股票的内在价值都是一个范围,这个范围在30%的波动空间中都是正常的,某个公司我们说它值10元,其实它真正的内在价值可能是8.5元--11.5元之间,中间任何一个价格都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