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经济不排斥政策干预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08-03-20
当美国股市产生20%左右的下跌之时,从布什到美联储主席,在第一时间采取救市政策,与其同时在中国股市下跌40%的时候,管理层还没有做出一些真正能称之为救市的行动。在这里面,可能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政策救市、政策干预在市场经济中可不可以。市场经济中包不包含政策可以干预的合理依据。在过去的几百年前,早前形成的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市场就像上帝一样,无形的手自然会配置资源,调整供需矛盾。市场本身是完美的,具有绝对的自我调整能力,不需要政府干预,买卖双方自已会解决他们的矛盾。但是几百年来市场经济的实践,越来越多事实已经证明,大部分时间内市场具有自我调解能力,但在一定条件下,市场会出现机制失灵,失去了自我调解能力。由于这种现象普遍发生,因此在实践的推动下,世界上的市场经济理论已经不再排斥政府了。并且更进一步地认为,市场的那种失灵状态,恰恰可以由政府通过干预来纠偏,市场在失灵之后通过政府有形的手来调整,来完善市场经济。由此政府成为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必要要素。只不过这个要素是必须要做到该它不出现的时候绝对不出现,甚至是尽量寻求不出现。但是该出现的时候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出现,以最果断的措施,最迅速的让市场恢复自我调整能力。
举一个例子,就像一场拳击赛,拳手很关键,但是如果没有裁判,拳击赛不可能精彩,甚至会出现人身伤害事件。我们看到在拳赛进行的时候,一方面是拳手不顾一切的搏杀,另一方面裁判员其实比拳手还紧张,在拳手进行搏击的时候,他本身是不干预的,但是在不干预的同时,他恰当地远离拳手,紧紧地随拳手位置的变化,不断地关注着场上博弈的每一个细节,拳手动,裁判也动,裁判的紧张度和工作量不比拳手小,只不过在正常的情况下,裁判只是观察比赛,追随比赛,不表现自己的存在。而事实上他是没有一秒不监控着比赛。当拳台上出现了某一个拳手连续得分,取得某种巨大优势,攻击对手要害时,这时裁判就像一股漩风一样,挤入拳手中间,以最短的时间把双方分开。如果这个时间,裁判不采取行动,那么拳台上就会出问题。这时的裁判工作就是不合格的。所以对于一个裁判最关键的是不该你出来的时候,绝不出来,该你出来的时候要以最快的时间出来。不好的裁判的是频繁叫停比赛,或者该出来的时候不出来。好的裁判是不该出来的时候就不出来,该出来的时候一定要出来。拳击台上的裁判实际是比赛最重要的一部分。顺便说一下,做为拳击裁判很危险,比赛中多次出现过误伤裁判的事件,但是裁判不能因为怕误伤就消极地做工作。
裁判密切关注场上的细节
总而言之一句话,拳击比赛需要裁判,资本市场需要裁判,干预比赛和干预市场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必然的,二者本质完全一样。当从理论上解决了政策干预市场的合乎逻辑的,从现实看,A股市场具备了政策出手干预的较充足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