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山西汾酒估值与经营状况不一致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15-01-28

12月26日晚,山西汾酒发布公告,山西汾酒正、副董事长同时辞职。对此,有观点认为辞职是对证监会的回应。2014年初,山西证监局发出整改通知,认为山西汾酒董事长同时兼并汾酒集团董事长不合规则。如果对证监会的回应,应该在证监会文件下文的时候做出调整。真正的原因可能是汾酒的经营衰退无改观,导致换人。

汾酒为什么会出现经营无改观的局面,这个要从李秋喜上任后如何完成汾酒复兴说起,李秋喜是如何使汾酒成为国内百亿元营业收入白酒企业,汾酒是如何跨入百亿元俱乐部?答案是是回归历史、回归文化、回归高端。李秋喜上任之前,汾酒的经营是靠大规模开发帖牌产品,无限多的中低端帖牌,虽然实现了量的成长,但是价格偏低,企业利润偏低。李秋喜看到了问题所在,认识到汾酒是包含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著名品牌,品牌优势可以支持汾酒在中高端实现成长,于是李秋喜上任后,立即砍掉了众多帖牌,回归历史文化,倡导山西汾酒是中国酒魂,是有深刻历史文化内含的历史名酒。基于这种理念开发了青花瓷系列中高端商品,取得了持续良好的经营成效。

山西汾酒回归历史文化、回归高端的策略,对内契合了汾酒的内在特征,汾酒就是历史品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流传一千多年,这首诗使得汾酒的影响力波及到整个华人社会,使得汾酒成为永远不会消失的历史品牌。这种特点决定了汾酒走中高端是有依据的。而且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鼻祖,是北方地区首屈一指的名酒,酒质好。同时,回归高端的策略契合了过去十年白酒全面高端化的历史阶段,汾酒回归高端与产业潮流一致。对内适合于自身的产品特征,品牌特质,对外适应产业环境的高端化潮流,因此汾酒高端政策高价政策取得了成功,山西汾酒从05年开始迎来高成长。汾酒的复兴并跨入百亿元俱乐部,是李秋喜制订了一个回归中高端、发展中高端的“高大上战略”所导致的。没有回归中高端的“高大上战略”,就没有过去十年汾酒的复兴,但是成也“高大上”,败也“高大上”,今天的产业环境,已经没有办法执行高举高打的高端化战略了。此时汾酒犯了惯性思维的错误,李秋喜准备一字不改的坚持十年前就设定的高端化战略,硬挺过去。于是,两年来汾酒没有对自身的产品价格做过调整,五粮液、泸州老窖不降价都卖不出去,汾酒当然不可能不降价还能卖得动。所以过去两年汾酒的衰退是最严重的。

今天汾酒品牌价值还是那么厚重,但是产业潮流发生了根本逆转,由全面高端化转向了高端过剩,包括汾酒在内的大部分中高端名酒都面临产业突变的挑战。汾酒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新的战略,新的思维,李秋喜坚信原有战略可以一直有效。从而没有设定新战略出现了经营衰退,于是人士调整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一个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 战略在什么情况下是成功有效的?成功的企业战略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汾酒给出了答案。正确有效的战略必须符合企业自身的能力特征和资源特征。更进一步,还必须同时与企业外部的产业环境与产业发展态势保持一致,后者更为重要。战略主 要解决的是,在环境变化过程中使企业获得有利的行业地位,因此与环境保持一致是战略设计最重要立足点,一个与外部产业发展趋势能不能一致的战略,关系到企业的死生存亡。从汾酒的情况看12年之后,产业环境发生了 与过去完全相反的重大变化,此时进行战略调整已经迫在眉睫,但汾酒没有对环境突 变做出战略适应和战略调整。在这种情况下经营出问题无法避免,对 于企业经营者和企业研究者,考察企业发展战略与产业环境是否一致是重要的问题 

汾酒进入L型底部

汾酒在一段时间内,将处于一种L型底部的调整和适应阶段。即使李秋喜辞职反映了汾酒可能在2014年四季度出现了更严重的衰退,也不改变汾酒的数据衰退、经营困难已经到了最后阶段,且经营困难充分表现,这种严重的数据衰退不大可能更恶化。与此同时汾酒也不会快速的V型反转,汾酒的调整还有很多工作做,对原有价格体系调整,建立新的中低端发展战略,不可能通过换人快速的完成,汾酒的问题解决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因此在基本面上汾酒即不会有向下的持续衰退,也不会有向上的快速突破,将要发生的是在L型底部较长时间的适应和过度,山西汾酒在底部过度是基本态势。

汾酒在中低端有机会和优势

目前中国高端白酒已经随着需求量的减少,实现了茅台、五粮液的绝对垄断,其它品牌几乎无法进入。当下中国白酒产业出现的现实发展机会是,中低端寡头化的战略机会,包括茅台、五粮液、汾酒等老八大名酒,现实的做法是,寻求在中低端寡头抢夺占据有利地位,努力成为中低端市场上的寡头。在中低端开拓的过程中,老名酒除了洋河之外,整体上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白酒的高端市场是不特别依赖于营销和推广的,主要是受历史影响力、品牌文化内含所推动的。但是中低端白酒的经营逻辑接近于快销品。回归中低端当然需要一种全新的中低端开拓能力。实际上无论茅台、五粮液、汾酒在过去十年高成长的历程,都不是由市场开拓能力和执行力推动的,都是由文化、历史品牌推动的,在过去十年这些老名酒们没有煅炼出市场开拓能力。大家在一个起跑线上,机会均等,谁能快速的实现中低端市场经营体系的建设和推广能力的建立,就可以很快的在中低端获得领先的市场份额。

五粮液、泸州老窖中低端的量虽然比较大,而且很早就布局了中低端,汾酒、茅台的中低端规模小,影响力差,但整体上茅台、汾酒中低端机会较大,五粮液、泸州老窖的中低端绝大部分是帖牌,是由第三方买断经营的,数量众多,品牌杂乱,这种经营模式已经日益面临萎缩,帖牌经营有一个前提,渠道利润必须非常高,否则帖牌商没法运做。白酒调整最明显的影响是整个利润率下跌,尤其是渠道高利润率跌得最猛,目前白酒的渠道利润率回归到了20-30%,这个利润水平无法支撑大量的帖牌商,帖牌会逐渐的倒下,产业的萎缩也容不下那么多独立运营的帖牌商,在必然的帖牌模式衰退,帖牌商退出的过程中,靠帖牌实现中低端发展的五粮液、泸州老窖的挑战和问题比较多。汾酒和茅台固然在中低端上没有好的战绩,但是比较干净,问题少,属于在白纸上画画,不需要照顾和修改过去的旧模式,不需要面对旧的利益关系,轻装出发。汾酒在中低端是有机会的。

 

汾酒股票的投资机会短期不大

从估值和投资机会来,看汾酒目前的投资机会比较尴尬,投资机会一共有三类。

第一,低估值,估值水平非常低,虽然产业在衰退,估值如果足够低也可以实现估值修复,现在看来汾酒的估值修复机会已经表现了。过去三个月汾酒的价格翻了一倍,从12 元涨到23元,市盈率水平超过了50倍,成为老八大名酒中估值最高的,不可能在50 倍市盈率水平的基础上存在着低估修复。

第二,成长,成长可以拉动股价,问题是整个白酒产业陷入了调整和低成长状态。汾酒的经营形势过去两年是白酒中最差的,进一步的策略调整,汾酒有可能回到白酒行业平均增长水平下,现在看来白酒行业的平均增长水平,有可能会触底然后实现10%以内的低增长,汾酒短期不会发生高增长。无高增长的情况下,没有办法出现成长驱动股价上涨。

第三,纯粹的炒作,炒作价值推动股价比较普遍,现在的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这些特别在股市上流行。股权改革、管理层激励是有好处的,但是现在的白酒产业背景下,股权改革不能快速逆转企业经营,现在白酒的产业变革是一种跨时代的深刻变革,是大势的变化,不可能靠内部股权和管理层激烈就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股权改革、管理层激励,在资本市场上击起的巨大浪花,这有点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思路了。只要一改革所有的问题都消失了。

总的来说,当山西汾酒缺乏进一步的积极基本面变化,且估值水平已经大幅高出正常水平,因此短期无大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