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暴利原理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09-11-14

十月中下旬某一个晚上,我在一个偶然的场合碰到了宋庄收藏家协会的会长汤沐先生,并且与之进行了两个小时的交流,交流的结果使我深深地认识到书画收藏艺术品投资中所包含的道理是活生生的股市投资的道理,或者说,书画投资、股市投资、房地产投资等一切投资背后的根本道理完全一样。在与汤沐先生交流后,我总结出以下几个投资要点:

第一,一切暴利,一切高回报均是由于从不认同、不被承认到被认同、被承认、被追捧的过程中,高回报背后的本质一定是某个东西首先经历了人们不认同、不承认,甚至是厌恶、贬低到最后的认同、承认,乃至疯狂追捧。汤沐先生讲了一个真实的事例,他说,宋庄画家村迄今有15年之久了,该村最成功的艺术家、当代画家A先生的作品,15年中升值了一万倍,目前,A先生的作品国际市场价格是每幅100万,而当初,作为一个求索者,A先生来到宋庄的时候,他的画只能卖到几百块钱,而且没人买。A先生来宋庄的时候曾经干过几件不光彩的事,由于没饭吃,到农民的地里偷萝卜吃,冬天,A先生本来想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旺,因为他买不起煤,只好靠火力顶,但是由于天太冷了,A先生怕把自己冻死在小屋里,所以只好偷农民家的蜂窝煤,这些劣迹无可争辩,因为他需要生存。作为艺术工作者,他只能去偷萝卜糊口,偷蜂窝煤防冻,当初A先生的画只能卖几百块钱,后期在国际市场开出几百万元的那些画都是他当初在食不裹腹的情况下绘画成功的,当时就是几百块钱。可能A先生试图和房东商量以两幅画抵作房租,但是房东断然拒绝了。想像一下,如果房东当时接受了A先生的建议以画抵租,那么现在房东的身价有几千万。A先生的作品从始到终的风格都是一样的,在卖三百块钱时的画和卖三百万的画是一张画,中间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人们的认识变了,人们从一开始不认同他的画到最后全面追捧A先生的转化,导致了其作品价格十几年增长了一万倍。

这个事例所包含的真实的道理就是,所有的超额利润和暴利一定是因为买家或者投资人的认同度发生了变化,一定是从一开始的绝对不认同到后来因某种原因,投资人的观念和想法发生了变化而产生的。如果A先生当初来宋庄的时候就已经很成功了,比如说当时他的画就能卖到1万块钱,那么后期即便是能卖到500万的时候,也才增值500倍,作为书画艺术,十年增值500倍虽然很高,但并不特殊,书画艺术市场的特点就是增值空间是无限的,正是由于当初的不认同造就了A先生同一个作品几乎沦落到了白给无人要的程度。A先生是搞油画的,一个油画布加油画框最便宜也得超过100块钱,但他十几年前画出来的东西只卖几百块钱,就是因为人们不认同他,贬低他,所以只给他比民工还便宜的价格。而同样的一幅画,后期几百万的价格是因为投资人思想观念、对他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他的价格就自然的高了起来。不认同所造就的低价格从而为暴利创造了基础条件,之后,因为作品本身的客观价值或者投资人的观念逆转从而使作品价格万倍地增长。目前以500万收藏A先生的作品,应该说也许还能增长,但是绝对不会有1万倍、500倍的涨幅,连5倍的涨幅也很困难了,所以高回报一定是以低价为前提,而低价一定是以不认同、贬低为前提。

资本市场的投资何尝不是这样呢,优秀公司人人追捧,股价高高在上,相信未来还可以创出新高,投资人会有回报,但是那种回报只能是常规回报,而真正的高回报是一种先被市场投资人不理解、不认同、不接受的公司,而这种不认同一定是公司表现出来不完美、有问题,甚至于有明显的让人无法接受的不足。但是由于它有这些缺陷,所以他的价格也降下来了。某种条件下,当企业和公司克服了这些缺点,并且大家也认识到了它的转变时,股价也自然上来了,这种变化的过程就是暴利的过程。

谈到这里,我要说的是,暴利永远是小概率事件,即使你抓到了像A先生这样的黑马,恐怕一生也可能无法复制第二次了,所以高暴利一定是以小概率为前提的,从而整体收益率也只能接近于常规收益率,或者比常规收益率略高一些,我在这里并不是想证明追求高暴利能够多次重复地成功,只是想探索高回报的形成机制。从投资的角度上讲,寻求这种高回报的模式与在优秀成长股上耐心持有的模式,整体回报率不会有大的差距。而除了A先生,国际画坛上还有梵高的事例,梵高一生的作品很多,但在他活着的时候几本没有卖出几幅,人们不理解也不认同他的作品,以致于梵高很苦恼,一度患了精神疾病,他的弟弟为了帮助他,自己出钱委托他人假冒客户买梵高的画,但就是这样也没卖出几幅,梵高死后很多人拥有梵高的画,据说梵高的一幅画曾经作为猪圈的篱笆挡猪,后来梵高被认同后,那幅画也有几万倍的增值。

所以资本市场也罢,书画市场也罢,投资从本质上讲是投资变化,是投资企业基本面的客观变化或者是投资人的主观思想变化,比如说有一个公司原来很垃圾,已经ST ,但是通过某种办法基本面变了,就有了十几倍的涨幅,这在中国股市不是什么新鲜事,几乎每个月都有,当然这种风格是不是大众都参与呢,另当别论,但是从高回报的机制来讲就是这样。还有一种是基本面没变,投资人的心情、想法和观念变了,比如最直接的就是牛熊转化,熊市就是心情沮丧,基本面实际上和牛市没有差别,但是由于投资人心情沮丧,价格就很低很低,大家不认同、不接受、不愿意参与股市,这时候股价自然很低,像当年A先生的画没有人认同一样。所以熊市里面要买人们的不认同,而牛市来临,人心澎湃,购买欲望空前高涨,人人想拥有股票,利用这个牛熊转化也是很好的赢利模式。讲到这里我也顺便谈一下普遍被投资人接受的长期持有优秀的公司获利的价值投资模式,我个人认为这是对的,可以获利,有必要受到投资人重视的,但是这种投资模式不应该是投资界的全部,不应该否定其它模式,过去中国市场出现过只要你不搞长期投资就不是价值投资者,价值投资只是长期投资,这种观念极其潜浅的,根本就是对投资的灵魂毫无认识。投资本来就是投变,这种变的含义包含两层意思,一种是基本面发生了变化,自然价格就发生了变化,比如说中国股市很多同股型公司或者是陷入危机的公司最终脱离危机,这类情况就是基本面变化。另一种是基本面不变,而买家心情变了。以A先生为例,他的基本面一直很好,没有发生变化,十五年前几百块钱的画和十五年后几百万的画是一张画,导致价格差的原因就是投资人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所以投资的灵魂就是投变化,变化包括基本面由坏变化导致的机会,还有一种是人的心理由不高兴变得高兴,其实安全边际投资就是第二类,因为某种原因导致人心崩溃,所以价格很低,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发现不是那么危急,于是心情又好了,价格就上来了,这种一坏一好的过程就是机会。

以上就是我在与收藏家协会主席交流后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