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与人争获利如捡钱(六)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09-07-28
上接:不与人争获利如捡钱(五)
合理股票仓位管理是实现不争求胜的基本前提
我在凌通价值论坛上,看到心安理得网友写的非常精彩的贴子,这个贴子过塑造了一个股市服务员的形象来揭示不争求利,不争来获利的原理,并且提出了股票仓位管理的艺术和问题。我将原文引用,供大家参考。
“听说股民到股市都是来发财的,而且来的人很多、工作都很忙。这挺好!人多了就需要有人提供公共服务。我到股市来,是为这些想发财的股民提供服务的,被服务的股民给不给我报酬无所谓,我相信市场先生是不会让我免费服务的,多少给点报酬,其实不给也行,有了更好。怎样服务呢?当大家都不愿意购买股票时,市场总得要继续维持生存吧,我主动承担点义务,用自己多余的钱买一点大家都不愿意要的股票存着;当大家都争着想买股票时,我也不能光顾自己吧,我就把自己既有的股票分一部分给大家,满足大家的愿望。总之,我要尽自己最大努力满足股民们的愿望,尽量使大家各得所需、皆大欢喜。做为一个服务员,服务的态度很重要,不能以自己为中心,而要以服务对象为核心,要自觉牺牲自己、帮助大家完成心愿,绝对不能跟服务对象争名争利,大家都喜欢的股票要舍得抛出来供大家分享,大家都不喜欢要的时候自己要多储备一些。好的服务态度一定要无私无欲,好的服务员一定要少考虑自己、多考虑大家,这个态度很重要。做为一个服务员,服务意识要强。要充分考虑今后股民的需要,要提前做好服务准备。大家都争着要买股票时,如果你手中无票,那么就是服务员的失职;大家都争着抛出股票时,你手中无资金接盘,更是失职。这样的服务员就不合格。市场先生不会给不合格的服务员任何报酬,而且要惩罚失职的服务员。总之,股市服务员要具备强烈的为大家服务的意识,要有点眼力劲、有点洞察能力,少想自己、多想大家,多做贡献、不图报酬。要不怕牺牲、不争利益。”
引自凌通价值论坛 作者:心安理得
在心安理得先生这篇关于争与不争形象无比的文章中,有一个思想是极其正确的。心安理得提到作为投资人要在别人需要股票的时候,别人争先买入股票的时候,你一定要能提供股票来化解满足大众这种争先恐后的股票需求,如果你在大众争先买入股票的时候,没有股票需求满足不了大众的需求,那么你不是一个合格的市场服务员和市场投资人,反之。在大众都争先恐后要卖出股票,要扔掉股票的时候,你作为投资人,作为市场服务员一定要有足够的资金满足投资人对股票卖出的需求,向投资人提供资金,回购股票,否则你就是一个完全不称职的股市服务员和投资人,这个思想十分宝贵,因为他揭示了要想在股市里通过不争挣钱的前提条件,我们说不争可以挣钱,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证上都已证明了这一点,要想做到不争而胜,不争就能挣钱,他就必须满足心安理得先生在他那篇小文章中所提出的条件,必须有资金在大众争先恐后抛售的时候吸纳,必须在大众买股票的时候有股票提供,这个就是投资人作到不争的前提和必须,换句话说做到不争,就必须要站到大众的反面,否则你就没有办法不争,什么是不争呢,不争就是和大部分人做相反的事情。这个大原则就为执行不争而胜的战略提供了一个方法和具体的路径,做大多数人的服务员,就必须站到大多数人的反面。
在别人抛售股票的时候你有钱买,在别人买股票时你有股票卖,这样 一个不争求胜的原则要想实现,还要在技术上有资金和股票的仓们管理技艺和方法。也就是说投资要不断地寻找机会,根据机会度的大小来决定投入的资金,它 和打仗是一样的,出现了战略机会一定要倾全国之兵,常规的小战术机会就倾局部之兵,并不是每次都皇帝御驾亲征举全国之力去攻打敌人就是好,就是有利于国家,绝非如此,因为皇帝如果带领全国的军队全面出击一旦不慎那就是全国大乱,所以,有时候显示出战略机会,皇帝可以御驾亲征,但是,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御驾亲征失败将会使国家发生动荡。同样的道理在股市也一样,全仓买入相当于御驾亲征,如果机会度足够强烈,那么全仓以饿虎扑食之势不顾一切买入所有的股票是正确的,然而这种机会少之又少,并非天天都有,在正常情况下机会往往只是一种战术机会,这时就应该以合理的股票和资金比例做些调整,伴随着机会度的减少资金度要提升,伴随着机会度增加股票度要增加,资金度要减少。始终不全仓买入,也始终回避做战略决战式的御驾亲征,因为未来总是不确定的,你虽然认为机会度很强烈,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机会你都完全能看准了。有人提出一个形像的例子,一个农夫拿着锄头,如果这个锄头就是三五斤,此时这个农夫就可以操作这个锄头干任何农活。但是如果这个锄头的重量是二百斤,跟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一个份量的话,那么农民虽然能拿起这个锄头,其实就没有能力和可能去操作这个锄头,发挥锄头的作用和功能进行劳作了。原因就是农民已经把他所有的力气都用上了,没有剩余的力量去做操作锄头的功能,锄头要想发挥功能还必须要有余力来操作它。
什么时候完全的持有现金和完全持有股票都是一种过于盈满的做法,它使得很多事情的选择变成了一种极端,就没有进退之间的可选方法。所以,投资人在这一方面要想做到不争,然后而胜,能够做到别人需要股票的时候卖出,别人需要资金的时候买入,这种效果应该在仓位和资金管理上要有一个合理的安排。以巴菲特为例,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巴菲特实际上资金还是很充足的,不过他持续买入了很多大家看来是愚蠢的投资行为,他买入了高盛,买入了某些困难中的汽车企业,还大量的买入了其它一些股价下来跌得很厉害的公司的股票,同期在买了很多看上去是垃圾股的公司股票,大量的卖出像宝洁、强生这些股票。人们很不解,人们发现巴菲特的特点是卖出好的,买入垃圾,然后媒体询问巴菲特为什么这样做呢?这与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有点不像。巴菲特回答的很朴实,说:我花钱花得太多了,我虽然仍旧喜欢宝洁,我觉得宝洁仍旧非常好,但是,由于花钱花得太多,我必须要让我的帐户上永远留有足够的现金以应对各种可能,所以我必须回收现金,卖出宝洁唯一的目的是回收现金,而不是说看淡基本面,事实上宝洁基本面健康度依旧如过去一样,只是为了调整帐户上的资金和股票的比例,增加资金的比例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这种理念其实讲就是巴菲特能够做到别人要股票的时候他能卖,别人要资金的时候他能提供资金的原因,因为他平时就注意资金和股票的平衡和比例。所以,个人投资人更需要这个仓位中的资金和股票的比例,通过这个合理的比例来保证自己在别人卖股票的时候你轻松吸纳,别人买入的时候你主动给他提供,从而实现不争而胜,实现别人恐惧你贪婪,别人贪婪你恐惧。所以,能够做到不争而胜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在理念上和情感上真的实现了心理平衡,能够用常识判断市场真实的风险度和机会度,然后做到别人恐惧你贪婪,别人贪婪你恐惧。另一方面是在技术,在仓位结构上要为这种别人恐惧你贪婪,别人贪婪你恐惧,提供一个仓位保障和资金股票比例要合适。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