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摘香椿与找黑马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09-07-02

到了农村之后,我才知道香椿是树上摘下的叶子,而不是像白菜一样从地上长出来的。


我常去的地方有几颗野生的香椿树。很多人摘香椿回家吃,我也跟着学,某一日前往这几棵香椿树下摘香椿。我对上树是一个外行,认真地勘察了一下这几棵香椿树周边的地形之后,我选择一条安全系数在可能接触到香椿最便利的路线。


我顺着这个路线开始攀登,果不其然这个攀登极为顺利,每当我向一个新的高度攀登的时候,总是非常谨慎的踩着脚下的踮脚物,最终我发现这条路线确实很安全很扎实,每一次踩下去都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在这个攀登的过程中我也知道很多人都是和我一样走的这条路线摘香椿。


应该讲安全性没什么问题,我可以大胆地进一步攀登了,然而当我攀登到我认为最佳的采摘位置的时候,我失望地发现,这个最佳的采摘位置上面所有有可能有香椿的地方都只剩下被采摘过的一个小梗,已经没有香椿了。


我非常失望,无可奈何中沿原路返回。坐到地上的时候,我看着这几棵香椿树也终于明白了,这个最容易采摘香椿的路线,其实大家都能看出来,都能找到并且已经有先来者早已经沿路线采过香椿了,我这个后来者根本就不可能采到香椿,只能看到被人掐剩下的小梗。没办法在树下转了几圈,无意和无心之间突然发现,在香椿树主干旁边的一些枝干上面,在一些杂草和一些滕蔓类之间裹在一起的香椿却不为人注意的挂着。我大喜,并以极快的速度冲向了被杂草、被野花枝条遮蔽住的矮的香椿枝干,没有几分钟我就采摘到了至少能让我饱餐一顿的香椿。我将其打包以后再次端详一下这个香椿周边的情况,最终发现不仅我刚刚采摘过被杂草隐蔽住的地方有香椿,其他几个在杂草和其他野生植物混杂的不为人注意的地方也有香椿。而在大家都能看的到并且相对来说登高比较安全的地方确实没有香椿了。


这个时候我的思考已经不再是香椿本身了,我突然被另一个同等性质的问题所占据。投资何尝不是这样呢,白马股成长股优秀公司嘛,大部分都是尽人皆知的。人们积极购买、积极持有、积极投入,最终使这些投资股白马股就像主干上的香椿被人采摘的差不多了。虽然他们的安全性足够,但是这些高成长的优质公司在真实的回报上面已经大打折扣了。


这些像我在采摘香椿的安全路线看到的全是人家摘完的小梗。而另一方面不为人所重视人们认为不可能有香椿的地方却有香椿。就像资本市场上大家不太重视不太认为可能有机会的公司,可能有机会的、冷僻有瑕疵的、无人爱的、人们不当回事的某些行业某些公司却常常可能爆冷门让投资人得到其真正想得到的忠实的回报。就像我在杂草丛中摘到大量的香椿一样,那些冷僻的冷门的公司有时候真的能带来回报。这就使得一个问题突然呈现在我的眼前,投资到底应该是以人见人爱这些被普遍证明了的真正的成长股为主要目标呢,还是独辟蹊径去那些不被人关注、不为人重视、尚无人发现甚至被人厌恶为人所不喜欢的地方去找黑马更符合投资人追求回报的目标呢?这是我在香椿树下的思考,而这种思考也伴随着2500点之上中国资本市场上所有的高成长股优质股的市盈率水平都超过了30倍这样一个现实,变的相当有现实意义。


以今天中国资本市场来看它们还具有某种安全性,然而他们应该根据常识不可能有较高的回报机会了,即便是它们的基本面发生真实的成长,然而它们估值超三十倍,真的就不好说真有投资者回报了。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应该到一些偏僻的无人重视的地方寻找机会呢?我现在仍旧没有答案,我正在努力地思考。我所以不能有答案是因为如果那个主干上的香椿被人摘过了之后,没法再从主干上摘到香椿,此时可以等待主干再次长出香椿之后继续在主干上摘,毕竟在主干摘还是相对安全的。


这就是一种策略了,在资本市场上当真正的成长股高过了投资价值的市盈率水平之后,可以等它在一段时间之后回落到合理估值和低估时再行吸纳,这也就是巴菲特的策略。他努力去等待机会,就算没机会他也不跨过能力圈和传统做法。还有一种做法就是林奇的做法,林奇不断的搬起石头看底下有没有贝壳,有没有螃蟹,据说他曾经自己搬起一千多块石头。那么林奇是不断的寻找新的可投资对象。他并不是个从一而终的投资人,尤其喜欢在冷僻的地方寻找机会。这样使我无法决断,因此也请投资人帮我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