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关于基础性投资问题的讨论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09-01-16

1月10日周末,老朋友“海湾渔人”从辽宁专程前来一起讨论投资,从10点到1点,深谈3个小时,受到了很多启发,形成了很多好的认识,以下是谈后感:


一、现在金融危机下的中国股市到底是机会大还是风险大?大家一致认为目前的中国资本市场和十几年前的实业投资一样处于极好的发展初期,无论指数是否进一步下跌,从整体上中国资本市场是处于一个大发展初期。理由是:中国经济已经完成了初级制造业为主的阶段,新型制造业、新科技等产业是未来的必然,而这些产业需要以最高效率快速配制资源和要素,资本市场是最高效的配制方式,它会让资金、人员、技术高效结合,让最好的项目快速拥有资金,因此未来随着新产业兴起,资本市场会越来越有价值。真正实现投资、融资相得益彰,资本市场的很多基础缺陷当然还需要完善,但总体中国股市越来越象个股市了。

 二、巴菲特是投资家,还是企业家,关于此问题因为“海湾渔人”兄在大型国有企业做过高管,且自己经营过企业,因此提出了极好的观点,他认为:巴菲特8岁做生意,20岁时已经有了较多的做生意的实际经验,加之美国本身的教育和社会环境是提供包括小孩在内的商业实践机会和条件,所以在巴菲特进入投资界前已经有了企业和商业经验,因此巴菲特从一开始就是“两栖动物”,投资、实业均熟悉。到巴老有上百亿后,这时巴老对商业对经营对管理的精通已达到极致,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管理人不在时,比管理人在时更有效,巴老做到了这一点,巴老超越一般管理人,也实现了对项目的优选,对管理人优选,然后通过资金把项目、人才、整合在一起,巴菲特实际是一个资产配制者和中国的国家计委类似,巴菲特懂得用某种非直接方式管理企业,在知人的基础上充分放权,无为而治。巴老是最高境界的管理大师,在后期的上亿美元的投资中巴老已经是企业的一部分了,他的哲学和理念也影响了企业。

 三、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谁更有投资价值,关于此问题我们双方各有观点,未能统一,大家形成以下观点:

 不能茏统说谁必然有价值,国有企业大部分是非竞争产业,这一方面使企业经营难度降低,确定性增加,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效率低,靠政府的必然毛病,在一个非竞争产业里,低效率与经营难度低相混杂,因此国有企业和优秀成长股比要差,但又比一般企业好。双方一致认为混和所有制企业是最有生命力的。大家提到了平安的股权结构,政府、外资、管理层、流通股混和持有,是一种好的、有利于成长的所有制形成。在中国,让政府持有一个不大的比例,比如20%以下,是有利于公司的,这样政府资源和市场资源可以结合,尤其在中国,政府资源和重要“海湾渔人”兄以自己搞经营为例,现身说法,阐述了混和所有制的好处,当年自己以大型国企代表组建经营公司,设计一个混和所有制的股份公司,实现了各类资源大汇集,企业获得了飞速发展。

 四、马明哲会不会成为黄光裕,这个问题因为涉及很多对个人的评价,不便发布,请有兴趣的朋友自己思考。

 五、应该高度重视东方文化,东方哲学,在投资中的作用,双方认为投资人是一个研究表面背后东西,研究未来的职业,在相当程度上这些公司都上人有抽象把握的特征,双方认为这一性质正是东方哲学的优势,双方对东方哲学进行了简单交流,并约定各自努力学习传统哲学家和文化,促进彼此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