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折价封基是路边苦李,还是安全边际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07-06-07
当市场以气壮山河之势突破4000点,又以山崩地裂之势跌破4000点时,大部分投资人都头昏目眩不知如何是好。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我们到底该如何生存?凌通的办法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寻找价值,发现价值,这是根本生存之道和发展之道,但是实际的问题是价值在哪呢?谁还有价值啊?
概念、垃圾不用说了,蓝筹、成长其价格相比其价值也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所以现在的市场上去找有价值的,去找有安全边际的投资对象比较难,而且不是一般的难。
有一个板块进入了凌通的视眼,这个板块比较奇怪,其理论内在价值与价格相比高出近30%,也就是说现在市场上的价格比其理论价值低30%。这个板块就是封闭式基金板块,封闭式基金的现价,普遍比其净值要低,普遍处于大幅折价状态中。凌通经过对封闭式基金的粗略了解和分析,总体认为封闭式基金可能存在着相对低估。但一般来说某种资产的价值被低估,这种低估不会长期化,只能是阶段性低估,如果一个资产的价格被长期低估,比如说几年被低估,这种情况下就不一定是被低估了,它可能就值那个钱。因为从价值规律讲,如果一个资产被低估,那么它持早会摆脱低估,回到价值,长期不回归可能就不是低估。封闭式基金长期的大幅折价维持了若干年,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一直就是如此。
这使我们想起一个古代路边苦李的故事,说的是“魏晋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小时候经过路边一棵李子树时,别的小孩都去摘,唯有王戎不动。旁边的大人问他为什么不去,王戎回答说:“这棵树长在大路边,来往行人很多,现在还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的。”大人不信,摘下来一尝,果然是苦的。后人据此演绎出“苦李子定理”,即普遍能看到的利益,大家又不下手去争夺,那么这种利益极可能不是利益。
这个故事实际与现代金融市场上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说是一样的,有效市场理论认为你不要认为会俭到便宜货,便宜有便宜的道理,市场从来都是非常合理的,你觉得它便宜原因是你不知道导致它便宜的背后道理,只是说你不知道它背后的原因,市场不会发生错误的,市场给出的价格就是合理价格,哪怕这种市场价格表面看起来不对头,而事实上它是合理的。
但是,心理学家在公交车上,做了一试验,故意留个位置不坐,让工作人员就站在旁边。结果渐渐车上变得拥挤,可就是很多人拿眼神打量这个位置,却不去坐。实事是那个座位是能坐的,但人们受别人的影响都错失机会。
对于有效市场理论巴菲特和格雷厄姆是完全不认同的,巴菲特曾经说过,“如果市场总是有效,那我只能去乞讨。”凌通也不承认有效市场的完全正确,因为操作已经证明,确实就有这种市场价格严重不合理,给投资人用不公平价格买入的机会。由于不合理的价格总是在中短期内存在的,还没有看到象封闭式基金这样的,不合理的折价存在若干年的情况。所以封闭式基金是否存在较大安全边际,现在需要具体的来考虑一下。
凌通计划按以下的几个思路来深入的思考:
一、基金的折价是全球性的现象,因为基金所持有的股票价格随时都在变化,因此在给基金定价时适当打折也是合理的,问题是象中国这种打30%到40%的折扣是否有些高了,所以我们首先通过对美国、香港市场上封闭式基金的价格进行一个统计,看看国际市场上封基折价率是多少,然后再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确定中国封闭式基金的合理折价率是多少;
二、我们来计算一下基金的分红率的比率,如果在过去的三到五年内基金的平均分红率能够超过5%,有这样的分红率就有客观价值,吃分红就是买入的理由,二级市场的价格就不需要考虑了。
三、凌通计划给所有的封闭式基金的管理公司打电话寻问,为什么它们所管理的封闭式基金有如此高的折价率,他们认为如此高折价率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原因是否合理?管理人对于这么高的折价率是否认同,如果不认同有什么改善的办法?
在做完这些工作后,凌通最终将做出判断,确认封闭式基金是有安全边际呢?还是路边的苦李。有兴趣的投资人也可以去思考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