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证明董宝珍错误难

文章来源:凌通盛泰发布时间:2019-05-16

证明董宝珍错误难
       我就中美贸易谈判最终破裂的观点引起了必然的强烈反响。有一些人认为我丧失了理性。好吧,我来谈一下,在中美长达半年多的11轮次的谈判过程中,第11轮特别奇怪,中方首席谈判代表在前10轮从没有公开接受记者专访宣誓诚意,前10轮的任何一次谈判结束,中方首席代表均没有公开接受媒体专访表达善意,而这一次中方首席谈判代表大范围接受了中文媒体的专访,而专访所披露的干货相当多,集中披露了一条有些文本和内容必须应该得到人民的同意。这是非常奇怪的。而且,中方首席代表在谈判破裂后,反复说我们谈得很好,我们还可以谈,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的往下谈。这是为什么呢?与此同时国内的官媒媒体在谈判破裂后,发表了非常简短但耐人寻味的观点《人民日报:愿谈则谈,要打便打》。我们还看到更奇怪的现象,中国股市在礼拜五下午1:00只崩溃了5分钟就瞬间被拉了起来,谁有那么坚决的意志,那么多的钱,在那么短的时间就做出了这样的决策。
       所有的这些奇怪的现象放在一起,真正的本质是当中美谈判进行时,美方通过了台湾保护法,中国的战略决策层意识到,经济利益的让步换中美关系的战略稳定,不可能实现了,如果在对台湾保护法在南海问题上在5g问题上,美方已经展现出来如此变本加厉进攻情况下,中方在经济上继续大幅让步,中方是自取其辱,且会形成无法挽回的战略损失!
        所以其实中方代表团在赴美启程的时候,主要目的不是促成谈判签约了,而是将谈判不能成功的责任让美方承担。中方首席谈判代表在出发前强调诚意,在破裂后强调我们将继续努力,其实就是要向全世界展现,我并不是谈判不能成功的责任方,而与此同时国内的媒体却抛出了愿谈则谈,要打便打这样一个最直白的观点。
         11轮谈判前美方通过的台湾保护法已经抽掉了,这一次中美谈判的互信基础。中方已经意识到经济让利换战略稳定是不能实现的,因此中方在代表团出发之前在战略层面已经统一了,这次出发的目的就是让谈判破裂的责任由美方来承担,中方最高战略决策层在最后一轮谈判前关于中美关系的战略判断的已经改变了,谈判破裂是这种战略决策改变的表现,我把这个道理讲出来是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深更远!
       正如我的大多数真正有深度的观点都没有被人们认同一样,这次我的观点是部分人说我是非理性的人,但他们除了说我非理性,没有拿出任何证据,也提供不了有深度的分析,我期盼着那些认为我在中美关系上是非理性的人拿出和我一样的数据、逻辑,我不愿意让扣帽子的习惯在中国互联网上大流行,你们如果愿意扣帽子,至少你们需要给这顶帽子提供几个必要的理由,你们的理由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