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银行净利息收入快速增长分析
文章来源:凌通盛泰发布时间:2019-04-26
上海银行净利息收入快速增长分析 作者:否极泰基金研究员:李元刚 2018年上海银行净利息收入增长56%,这种高速增长是可持续的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分析了上海银行的利息收入情况,主要从发放贷款量和净利差两个方面着手分析。 上海银行贷款占总资产比例与行业方向一致,占比在增加,但上海银行的贷款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还有继续增长潜力。上海银行的贷款占比增长势头与浦发银行基本一致,但我们看到浦发银行过去三年贷款也大幅增长,但净利息收入并没有相应的增长速度,原因主要是过去三年浦发银行的净利差高点出现在2016年,尤其是2017年贷款增长了15%,净利差仅下降了14个基点,结果是净利息收入下降1%。可见利差对于净利息收入的影响远大于贷款量。这个贷款占总资产比例与银行的业务结构有关,有的银行主要做信贷,有的则偏重投资。 上海银行存贷比趋势与行业一致,在增加,但也是处于较低水平,还有增加空间。 上海银行的净利差拐点出现在2017年,与行业一致,图中可见上海银行的净利差拐点回升力度是最强的,所以导致了其净利息收入增长达到56%的超高速度。但其水平已经回到行业普遍水平附近,2019年再出现高增长已经不可能实现。预期上海银行2019年的净利息收入增速将回归行业平均水平。 贷款发放量和净利差两个因素的比较,净利差的影响,大概超过80%。 上海银行的净利差是典型的前几年崩溃式下跌,下跌了30%,今后年有明显的上升,而且他加大了放贷力度,这个能否得出一个结论:整个银行业的净利差水平已经好转了吗? 乐观的看应该是这样!因为净息差是单个银行很难改变的指标,更多的受宏观环境决定,没有宏观环境的变化净息差不容易发生重大变化! 接下来分析净利息收入的明细: 为什么上海银行的净利差前两年大幅下降?是贷款的利息收入减少了,还是存款的利息支出增加?2018年净利差上升净利息收入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贷款的利息收入增加呢?还是存款的成本减少了? 2018年放贷利率涨0.53%,负债成本涨0.1%。 17年是贷款利率降0.12%,存款利率增加0.24%,所以当年比较惨,也就是这几年成本是一直在增加。 我的感觉是受利率市场化以及余额宝等的影响已经到达了极限,这种成本增加不可能一直增加下去,随着中国利差的下降,从余额宝的收益下降倒是可以看出,成本是在降低。包括外币低利率的输入应该会终结这种成本的上升。 也就是说2018年上海银行净利息收入大增的主要原因是净利差的提升,而净利差的提升的原因是放贷利息提升了。 更进一步的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为什么18年上海银行的放贷利息提升了? 我猜测会不会是问中小企业放贷带来的呢? 对中小企业放贷能够明显的引发放贷利息提升,从而推动利息收入增加,这就与早期市场预期的中小企业放贷会增加坏账率,有害于银行的论调相互矛盾。 向中小企业放贷是否是增加了坏账率?这要看未来几年的情况才能确定,但在向中小企业放贷一开始立即增加了净息差和净利收入的。 接下来给我们上海银行打电话询问,得到以下答复:工作人员说导致他们净利息收入增加的原因主要还是净利差,而净利差增加的原因有两个,第1个就是去年下半年银行贷款的整体利润都在提升,第2个商业银行主动的选择了一些高利息的信贷业务。 下表列出上海银行由于规模变动和利率变动导致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变动的分布情况。规模变动以平均余额(日均余额)变动来衡量;利率变动以平均利率变动来衡量,由规模变动和利率变动共同引起的利息收支变动,计入规模变动对利息收支变动的影响金额。 公司给出的结论是规模因素和利率因素影响基本相同,似乎与我分析的有一定差距。 报告期内,本集团客户贷款和垫款平均收益率为 5.28%,同比提高 0.79 个百分点。本集团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将信贷资源向高收益公司贷款、个人贷款倾斜,准确把握市场机会,做好信贷投放节奏管理,促进贷款平均收益率大幅提升。 本集团吸收存款平均付息率为 2.01%,同比提高 0.15 个百分点,主要是存款竞争加剧,存款市场定价水平有所上升。 上海银行的贷款利率提高是因为个人业务比例提高,这其实是更好、更理想的银行信贷业务,是各家银行都想大力推进的零售银行业务,可见上海银行的业务能力还是比较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