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董宝珍投资者见面会讨论(一):股市只有三种状态

文章来源:凌通盛泰发布时间:2019-04-26

各位投资人,大家好!


董宝珍电台最近停播了近半个月,这半个月我在北京与300多名投资者见面交流,之后又转战到成都,又从成都转战到重庆和广州,一路下来与上千名投资人进行现场交流,并且与杰出的价值投资者共进晚宴进行交流。这个过程对我来说可以说是疲劳而快乐的,因为这个过程给我带来的知识上和思想上的提升是真实的,我们和几十位杰出的价值投资人进行了晚宴交流,这些交流过程中,体制内对中国国情非常了解的人,使我对中国社会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特殊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各行各业的从业者,使我关于各行业的知识增加了很多。另外,我在广州和深圳的时候,通过与潮汕商帮的接触了解了潮汕文化,使我一下子打通了困惑我好几年的一个疑惑,就是到底人类的发展模式是只有一种模式,所有的其他国家都只能沿着这个模式走,还是人类的发展有多种模式。包括人类的文化到底只有一种文化最终汇聚到统一的一个单一文化,还是多种文化都可以独立存在,并且都能发展得很好。在接触潮汕文化和潮汕商业的一些理念后,我豁然开朗,我完全明白了,潮汕商业的成功其实就证明了人类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和发展模式,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说各民族各国家都要走向一个统一的模式,潮汕商帮其实和现在我们看到非常流行的所谓的现代企业是完全不同的,是有那么点不同的,潮汕商业的崛起,潮汕人在商业领域的成就,它不是以主流教科书的模式成功的,它是以什么成功的呢?


它是以地地道道的中国文化为基础支撑的。我今后会就这个问题进行专门的论述。潮汕商帮的成就,证明了人类的文化,人类的发展模式不是唯一的,是多元的。在这个过程中,我跟广州地区投资人交流,我们从下午5点谈到晚上12点,因为谈了七个小时,谈得太兴奋,我到两三点也没睡着,期间我还写了一首诗。


北京成都广州与投资者交流会

北国春风绿新芽,

南方热浪烤路人。

北南西东一万里,

呕心沥血十五天。

台上演讲湿衣袖,

台下交流见真诚。

十年艰辛路途遥,

根深方能有芳华。

这首诗前半段就介绍了一下南北气候差异很大,然后我们的行程真是跨越东西南北,这15天里我的团队都是超负荷运转,因为我主要是跟大家带来的思想,所以我在台上阐述这些思想的时候,上衣基本上是湿透的。台下交流见真诚,并不仅仅是我真诚,是我感受到了参与者的真诚气氛,这些参与者要比全社会平均的的人更真诚,更执着,更有信仰,我深受这种气氛的感染。有时候我们在课本上能学到一些原理,但是我们在课本上学不到这种一群价值投资者真正的个性特征,我接触到的这一群价值投资者真的是非常真诚的


他们三交九流,各行各业,甚至人生的历程也都差异巨大,但是真诚是大家所共同一致拥有的,表现为态度个性,但也有一个表现就是它追求到底是什么?追求真理真相,追求价值实际上就是追求真理真相,如果你在追求真理真相过程中没有争吵,那是不可能,所以这个真诚是因为大家都追求真理真相,有求真的心。因为这个过程效果很好,大家觉得很有价值,所以情绪也很热烈。虽然我们很艰苦,这些活动真是很劳累,但是我也收获了的深深的体会。因为我带着某种思想跟大家交流,这种思想是大家愿意跨越千里(有西藏地区的投资人,也有新疆地区的投资人)来参与这三场活动。对我作为一些观点的提出者来说,我感受到的只有树大根深,只有向地下深入的扎根,树叶在枝枝才能茂盛生长,才能结出果实。所以我自己最后在这首诗里写道,十年艰辛,路途遥没有止境,根深方能有芳华。但有时候我们就是太追求结果了,并不能够理解一个常识性的观点,没有深厚的基本功和长期投入,哪有结果呢?这就是这次活动的大略情况。


      从今天开始,我要陆续介绍这次交流过程中值得我们记忆的非常好的讨论和交流,不能把讨论中表体现出来的有价值东西遗失掉,毕竟我的几十万关注者中前往参会的,少之又少,绝大部分人没有到达现场,所以我利用语音电台也力争把交流过程中好的思想、好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第一个要说的是有一位参加VIP晚宴的投资人问我:“在2018年股价下跌的时候,我八九月份我把股票卖掉,然后在12月份买回来。这不是很好吗?因为国内有的价值投资者是这么做的。”我对此进行了批评。这位参加VIP的朋友说,他这种做法不是在实际效果上扩大了利润吗?为什么要批评呢?对此,我说出我的观点如下:第一,我们的资本市场,人类的资本市场是无限变化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时时刻刻冲击着资本市场,就使得资本市场在中短期的变化过程中,完全是无限复杂不可预测。表现出来就是有时候会猛涨,有时候会猛跌,并且一旦跌起来会连续下跌。我们投资人在面对这样一个中短期的极端动荡的过程,一开始有一种错误的认知,就是这种资本市场的价格中短期的动荡是可以立足研究价格动荡的规律,从而有效的应对和掌控的,就是说我们投资人在早期是利用波动来解决波动,从而就有了如果下跌我就卖出,直到停止下跌再买入这种思维和应对方式,其实这办法本质上是就现象来论现象的。


      而实践了几百年的效果和结果说明:人类没有,而且永远也不可能立足于价格本身,在价格波动的时候,像一个冲浪运动员一样,随波浪的节奏上下翻飞,游刃有余地实现自己的利益。虽然人类根本做不到,但是古今中外人性决定了人相信自己可以在没有规律的领域找一个规律,这一定注定是劳民伤财、徒劳的。在股价下跌期间,以2018年为例,基于价格的下跌卖出,然后再跌到一定程度再买入。这种想法,在人类的历史上没有规律性成功,没有可复制的规律性成功。因为这可能仅仅是某一次或几次做到,所以这种在下跌过程中卖出然后低位买入的方式,不能够作为一种可以重复成功的可复制的生意模式和盈利模式。


      这根本就是一个天方夜谭的问题,是个伪命题,就像扔硬币,你感觉能猜对100次吗?如果猜错了怎么办?我们追求的是100%的胜利,追求的是恒古不变的原理,就像日心说、达尔文进化论。在茫茫的股市海洋中,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只有指南针能让我们到达彼岸。在股市有什么是指南针呢?唯有价值。


      大概在2015年的时候,我与华人投资家李录在北京做过一次交流,我向李录先生问了很多问题,李录先生回答之后他说了一段话,他说他在美国做投资也已经快30年了,在美国最杰出的、最有成就的投资家们,没有一个不是价值投资者。也就是说在美国杰出的投资家,非价值投资者就没有成功的案例,所谓趋势交易者,所谓技术分析,所谓计算机自动交易,所谓政策分析的全部没有成为美国的杰出投资家,美国的杰出投资家100%都是价值投资者。李录先生给出这个案例,就是那种基于价格波动或者是跌了先卖出来然后止跌再买入的做法,其实是在随价格波动变化而变化,并把价格作为自己的行动向导。


      随着价格波动相应的做出某种应对的做法,无论怎么努力,最终是不成功的。至少在美国是这样的,其实,我们看在中国也必定是这样的。立足于表面,立足于现象,不能成功之后,人类就开始做理性的思考,这种思考的方向,就是价格所以发生变化,它背后有一个运行原理。这个原理从中长期最终决定了价格的走向。于是,人类就彻底摆脱了对价格的思考,从思考价格应对价格波动,跳了出来。放弃了对价格的追逐,然后在价格背后找到了一个决定价格中长期变化的客观决定力量——就是内在价值和估值水平,以内在价值和估值水平作为一个客观的标准和尺度来量测。价格波动在性质上属于什么?资本市场上无数个事件和信息猛烈地冲击着当天的股市行情,让每一天的股市波动完全是一种无限复杂、不可预知的。但是当我们穿透现象看本质,跳出价格,找到了价值,并且以价值作为一个客观尺度的时候,用客观尺度量测任何时候的价格波动,不外乎就三种情况,高估、合理估值、低估。价格波动是有属于几十亿的方式方法和过程,人类根本没有办法准确预测这种具体的中短期波动,但是面对这种中短期波动,在构建了价值的尺度之后,不外乎三种情况:高估、低估、合理估值。我手里时时刻刻就拿着一个尺子,不管价格怎么波动,当前价格是多少钱,我拿着尺子一量就很容易把你归为高估、低估、合理估值的。


      除此三种情况再也没有第四种状态了,有了这个价值尺子,并且用这个价值标尺一量,就知道它属于哪种情况之后,我们的行为原则随之产生了,不外乎三种情况,高估卖出低估买入,合理估值也可以不买不卖也可以买入。就这么简单,有了内在价值和估值水平就简单了,任何价格都定义为三种类型之一,然后在三种类型中的每种类型下都对应着一个操作策略,而且这种操作策略非常的明确,就是高估,一定卖出,低估一定要买入,然后合理估值,也可以卖出,也可以买入,也可以持股不动。就这三种情况,这样就化繁为简,把数以亿计的不可预知的复杂波动,简化为三种状态和三个对策,于是我们就有了我们说的价值投资。为什么出现了李录先生说的,在美国最杰出的投资家100%是价值投资者,因为价值投资是化繁为简深入本质的。你想想每天波动就几百万种可能性,你要在几百万种可能性里找到哪种是最终的走向,你不是完全没有现实可能性吗?但是你通过构建价值投资的内在价值和安全边际这个概念,你就把这么动荡复杂的事情通通简化为不能再简单的三种情况,然后每一种情况有一个对策。


      这就是最终能成功的原因,化繁为简,容易把握了,也就能够看清楚大方向,你就变成跨越一尺栏杆了。复杂的趋势交易,如果跌了我就卖出,可是你一卖出又突然涨了,你不就又亏了,涨了你又追进去,然后人家又跌了,因为这个过程就是这么复杂,在客观上没有可预测和可把握性。回到刚才投资者提问,说2018年八九月份卖出,12月份买入,所以我就跟你说你这种观点是错的,或者认为这是反价值投资的,就是他的行为完全是就价格讨论价格,以波动对抗波动。


      没有利用价值尺度来考察2018年底或者八九十几月份,考察绝对价值,即:那个时候的估值水平是高还是低,如果在所谓的买入的过程中,不问高低,仅仅是基于规避下跌,甚至说还想投机一把,跌的更多,再扩张一下利润,这完全是投机交易。完全是无原则交易,完全是追随着一种不可知的波动在行动,这种行动哪怕一次做对,那也是偶然,他没有可复制性,没有必然性。如果这种模式有可复制性和可持续性,那就不会出现李录先生说的,美国没有非价值投资的成功者,只有价值投资的成功者。


      2018年八九月份,基于内在价值合理估值安全边际等等这些基础的价值投资的基本原理,你拿这个尺度一量,那是明显的低估,可问题是市场上低估还在下跌,低估就要买入,下跌不影响我的行为原则,低估就要买入,而且低估幅度一定要大!格雷厄姆说安全边际要大到一定程度,你不能说一块钱的以九毛六买,你就认为这是可以买了,他一块钱已经跌到七八毛了,你就可以买入,至于它会不会再跌到三四毛,不在咱们考虑范围内,因为你一块钱跌到七八毛,你客观上一买就挣两三毛,至于它能不能跌到三四毛,他是一个很不确定的过程。


      不要为不确定而放弃已经确定下来的安全边际和真实利益,这就是价值投资!价值投资是化繁为简,把决策过程也简化了。趋势交易者患得患失用了一百个方程公式,反复各种情况分析。反观价值投资者完全不考虑,低估还是高估还是合理,我就判断这三个问题,至于你低估以后还要更低估,那是另一码事,不在我考虑范围之内,按照这个价值投资的原则,因为你已经在2018年10月之前低估了,我就买入,或者我已经没钱了,但是我拿这个尺子一量低估了,低估不要卖出去,在低估之下我卖出就损失了。

       简单的道理和逻辑,一看就懂。但大多数人们都不太喜欢做价值投资,而只是在嘴上喊价值投资。那种2018年10月左右卖出行为,完全已经变成没有原则的一种操作了,也就不问估值高低了,只追随涨跌,这投机交易在人类资本市场上就没有规律性赢家。这也是人类为啥最后被迫走向价值投资,如果人类能够追随涨跌规律性获利,用不着玩价值投资,价值投资就是在追随价格波动无果,没办法退而求其本质,在本质层面找到了一个内在价值,作为客观的尺度,不断的测量而简化了。


      我们看2018年8、9底卖出到12月再买回的人,实际上操作始终是非理性的。因为在10月底,本来已经有低估下卖出,这就是非理性的,就是不专业的,就是非常危险的!然后在12月你确实可能买回来了,但是你的模式的可复制性谈不上,不可能持续成功。这种偶然成功是以破坏了价值投资的原则性为代价,自己的行为没有原则了,资本市场是多么动荡,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吧!在如此动荡的情况下,你没有原则你要能活得长久,我就服了你了!


      所以,不可能靠无原则在如此动荡的市场中活得长久,只有那些坚定的坚持一个永恒的原则的人才能活得长久,永恒的原则,就这么简单。跳出价格回归价值,把价值评估准了,作为客观尺度,然后用客观尺度测量,任何时刻的价格给它定性为高估、低估和合理估值,然后相应的做出策略。违反这种思维模式和做法的,一定不能持续成功,一定是会出问题的,所以一定要远离这种理念。这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


董宝珍

2019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