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董宝珍评论(六):指责国家队托市是书生之见

文章来源:凌通盛泰发布时间:2017-05-12

过去的一段时间,在中国股市持续下跌过程中,市场上出现了国家队拉大盘股、银行股,抑制过度下跌,面对这种情况,有专家、学者纷纷指责政府在干预市场,政府在操纵市场,破坏了市场机制,认为应该立即停止国家队托市。对于这个观点,我特别想说两句,这种观点没有搞清楚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水平,事实上,到今天中国资本市场虽然已经有25年,但是他仍旧是一个病态婴儿,完全没有能够实现自我调节的内在力量和机制。中国资本市场几乎没有以估值为基础,以理性分析为行为依据的理性资金,几乎没有以估值高低进行买卖的资金,不能自然在市场低估的时候自动出现买入资金,高估后自动出现卖出行为,由此基于估值水平市场自动能够自我调节,但中国的情况根本不是这样的。

我们必须思考一个问题,在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上是不是已经具备按照价值规律行动的主体,并且进一步思考理性价值投资是否强大到获得了市场定价权,事实是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按照估值理性行动的资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90%以上的资金是按照越跌越卖、越涨越买的趋势原则行动的,所以发展这么多年,中国的资本市场上一直就没有出现过内在自我平衡的主体,从而市场自我调节机制没法发生作用。

我们都在反思2015年那一场过度波动,研究者认为是监管者在高位去杠杆过猛导致了泡沫快速破裂引发灾难。现在我们假设一种情况,在五千点的时候,监管者不进行去杠杆,就像专家现在说的让市场自己运行,政府完全不管,其结果是什么呢?其结果是创业板上八千点,主板上1万点,那时将要遭遇的灾难和损失要远远大于2015年去杠杆。2015年的危机不是快速去杠杆导致的,而是中国资本市场内部没有自我平衡机制发生的主体条件,理性投资者在市场中太少。因此无论是在上涨的时候还是在下跌中,都必须有一个场外保姆保护。这么多年发展,中国资本市场上完全是一个病态婴儿,一直就没有自我平衡的能力,在中国资本市场出现内在自我平衡机制之前,在中国资本市场病态的主流资金不按照估值行动的局面消除之前,客观上需要一个保姆从外部守着这个病态婴儿,不要让他自己折腾把命丢了。

在中国资本市场这个病态婴儿过于狂喜的时候,保姆站在旁边适时地不断地给他泼冷水,在病态婴儿悲伤欲绝的时候,市场之外的保姆给他一些糖果。这是必须的,否则这个孩子会过度悲伤或者过度欢喜而气绝身亡!需要说的是,我认为中国股市是一个病态婴儿,是指它自我平衡的机制不能自然发生,并不是说中国股市的总规模还是个婴儿。事实恰恰相反,中国股市的总规模已经是全球第二大了,他的体量太大了,如此巨大的体量又有先天性疾病,旁边没有人管?不行!

为什么专家们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因为专家们坚持市场有效理论,认为市场是聪明的,市场是理性的,市场能自动解决所有的问题,市场会在高了之后自动有抛盘,从而走向合理估值,跌了之后自然有买盘。这是把美国股市的发展水平和中国股市的发展视为同一水平。专家学者是在抱着书本给中国股市开药方,教科书上写着理性人和有效市场,认为每一个投资人都是理性的,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性预测各种情况准确地作出选择。实际上即便是美国都达不到这个水平,人是理性的这个说法本身就是荒谬的,人不是有限理性的,如果人是绝对理性的美国就不会发生08年金融危机。不幸的是我们的专家学者根本看不到中国资本市场内在自我平衡机制不能发生的深层次问题,拿着课本指导中国股市。截止2017年一季度中国经济经历的四、五年的调整,多项经济指标已经明显的向上,新的经济周期已经开始,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在下降,资产减值损失在减少,长期困扰中国股市的悲观预期逐渐被证明是错误的情况下,如果市场主体都能正确理解基本面的积极变化,中国股市没有理由向下,然而我们中国股市的参与者对此完全无视。全球股市新高不断,唯独中国股市一路不回头的向下,这个向下势头是对基本面发展态势完全错误的反应。

说到这我不得不非常悲痛地说,我们中国的金融长城脆弱的就像篱笆,我们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有数十万亿的资金,可以说数量上无比强大的,但是他们却完全不能按照理性的估值来行动,完全不能正确的理解一些的正常的经济活动,总是过度悲观和过度乐观。多年来我们向公募基金开了多少小灶,给了多少优惠培养他们,让他们成为中国的金融长城,然而回头看中国的公募基金哪一次不是他们制造的极端的泡沫,他们又在底部疯狂的割肉。

2015年创业板的泡沫是他们干的,全通教育、安信安硕几百倍市盈率,不就是公募基金联合坐庄吹起来的吗?这么多年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扶持机构投资者,可是这些机构投资者固然是规模庞大,但是他就是不能按照理性的原则搞价值投资,他们越来越追涨杀跌,他们就是越跌越卖,越涨越买。机构投资者已经发展起来了,机构投资的规模也很大,但是机构投资者从始到终是干着那追涨杀跌的事情,从始到终就不走价值投资这条阳光大道,从而这些机构投资者不能成为金融长城的守护者,反而是添乱者,是麻烦制造者,是非理性的推波助澜者,这才是中国经济中国资本市场的真正问题,这才是大V学者专家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机构投资者不走价值投资的路?而是热衷于越跌越卖,越涨越买?而且比庄家有过之无不及?

十多年前中国发现了市场上庄家横行,于是一方面打击庄家,另一方面决定大规模发展机构投资者,认为只要机构投资者发展起来市场就能稳定。后来机构投资者发展起来了但市场没稳定,于是又发现问题可能出在没有做空机制上,于是又开发了股指期货。所有这些工作都做了之后,问题仍旧没有解决!发展起来的机构投资者追涨杀跌非理性高买低卖比庄家有过之无不及。2015年推高全通教育、安硕信息的那些机构投资者,已经证明了某些机构投资者的理性度远不及庄家,他们对市场的危害超过了庄家时代的庄家。庄家再怎么恶炒用的是自己的钱,没有一个庄家可以不为他自己赔了钱负责,而我们发展起来的机构投资者全部都是玩的别人的钱。我们的机构投资者的激励机制有问题,我要举一个我在前几天经过的案例:

前几天我被邀请到某家证券公司谈合作,这家公司的中层干部认为我符合他们的业务条件,联系我商谈基金产品的代理合作,交谈中有这样一段话:“你管理的产品整体收益很好,符合我们的收益要求,但波动率太大,你必须做出承诺以后你要增加控制波动。”我说:“我管理的产品波动大并不意味着我有风险,在基本面价值没有变化情况下,股价下跌我不需要管,我还要买入,这就导致大的波动,但是这种波动不是损失,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自动会消失,为控制回撤在波动下跌的过程中卖出股票,那是伤害出资人的利益,那是制造风险。”我慷慨激昂阐述了价值投资的基本理念。对方说:“固然价值投资一个是这样,但是在资产管理界这样绝对不行,因为出资人不答应,我们代理销售你的产品后,发生大的回撤,我们没有办法承受出资人的压力,你必须要保证在下跌来临的时候,卖出或者用什么办法减少波动。”我说:“你们为什么有这样奇怪的想法,一时半时的下跌不意味着风险,不需要管理!”对方看我情绪有点儿激动,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只有这样才能稳定出资人,只有这样出资人才信任你,给出资人赚多少钱并不重要,留住出资人的心,让出资人信任你,不要跑掉才是关键,平抑波动才能做到留住出资人。这样我们才能赚到管理费,全中国都是这样的,所有的同行都是这样考虑的,你那种想法,在资产管理业内行不通,基本上没有中介机构和你玩这一套。”

“给出资人赚多少钱并不重要,让出资人信任你,不要跑掉才是关键,为此必须在下跌时卖出,这样我们才能赚到管理费,全中国都是这样的!”我被这位阳光帅气看上去必定是出自名校的工作人员的话惊呆了!我也不敢保证全中国都是这样的,这段话道出了为什么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大部分是趋势交易者,都是越涨越买,越跌越卖!为什么机构投资者没有人按照价值规律行动,从而资本市场上没有自我平衡的内在主体。

所以我认为中国应该以立法的形式取缔任何资产管理机构的固定收费,你只有从股市里面赚了钱之后才能获得利益,这样管理人就和出资人的利益完全一致了,要以立法的形式禁止收固定管理费,取消不论盈亏赔赚管理人都赚投资人的钱,消除导致中国股市暴涨暴跌没有内在自我平衡机制的原因!

董宝珍

董宝珍评论(一):董明珠发飙背后的经济原理

董宝珍评论(二):中国股市要走牛

董宝珍评论(三):“宝能们”为什么是妖精

董宝珍评论(四):新高之后谈茅台

董宝珍评论(五):春江水暖鸭不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