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宝珍电台(314):价值投资需要价值观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19-04-24
欢迎收听董宝珍电台,点击蜻蜓直播网页链接即可收听https://m.qingting.fm/vchannels/277117/programs/11650649/
各位投资人,大家好!
我再次和大家分享在北京、成都和广州与投资人互动见面时的一些普遍投资原理。
今天谈一个话题,价值投资最重要的是价值观。这个话题是怎么来的?我们在广州交流的时候谈到一个话题,那就是视觉中国有没有投资机会,在做了很多具体的讨论之后,有一个观点很值得我们重视,认为视觉中国毫无投资价值,因为它没有价值观。就是说把一个不属于他的图片硬说是他的,然后向别人收钱,这是一个流氓的做法,很多流氓都不这么做,流氓打劫还要此山是我开,确实是他开的!
但是视觉中国不是这样,他把别人的拿过来说是他的,然后向别人收费,非常的流氓!所以有投资人就说,这反映出这个公司的价值观有问题,对获利过程中要遵守一定的底线、原则没有做到,没有促进别人的利益达到共赢。他没有这个信仰,他是一个没有价值观的,只知道挣钱的公司,当一个公司没有价值观,就一门心思想挣钱,在挣钱过程中无所不用其极地使用各种不应该使用的手段,无论如何这个公司没价值观。所以投资人就说没有价值观的公司都不能投资,我感到这是一个伟大的思想,我们作为投资人总要面临选股,选股都有原则,什么财务指标,业务模式,可持续成长,需求特征,包括竞争优势,行业地位。
这个时候我觉得应该把价值观因素列入投资选择原则。如果一个没有价值观的公司,它发生风险是必然的,易经中有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那些价值观确实的公司,像视觉中国遭遇的问题,实际上是由于长期价值观不对,孕育了必然的风险,只是平时没有爆发,但是迟早会爆发。虽然这个价值观虽然很抽象,很虚无缥缈,但是直接关联着风险和机会。
真正长治久安、长期成长的公司,是以价值观正确为基础来实现的,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是走不长走不远,而且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它就必然导致风险。然后在一定条件下诱发出这种风险。我给大家再讲几个真实的公司,就是大家可能也都知道鸿茅药酒事件,它就是以一种暴力的方式对付舆论,然后激发起全国人民的反对,这对这家公司的影响,非常严重。这种风险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他跟产供销人财物毫无关系,只是他的价值观有问题,一个企业跟社会其他成员发生矛盾是太正常了,那么发生矛盾的时候,应该是以恰当的方式解决,不能够以暴力解决。
中国资本市场上有好几家公司善于此形式处理,就是当别人批评他的时候,他不是及时反馈而是诉诸于报案,然后把批评他的人判了刑。这样的公司大家都知道,有好几个还是所谓的有点行业地位和行业影响力的,我的问题是这种公司有价值吗?你会投资一个用暴力和刑事手段应对公开批评的公司吗?实际上这里面就触及了真正的战略风险——价值观风险,价值观直接关联风险和机会,但是他也不出现在财务报表上,它甚至于在长期看来就像一个影子一样,它是地基层面的东西,你看不见,公开也不披露,但是他真的直接关联着企业的成长和未来以及风险。
我们都知道中国有个天地侠影,起诉天地侠影,最后使天地侠影身陷囹圄的那家公司,最后的走势是什么样子呢?我们还知道跟鸿茅药酒在同一区域经营的一家公司,也因为一个记者写篇小说,而他把记者给以刑式的方法判了刑。这种现象,实际上背后就是最重要的一个投资选择,要考察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不对路,它的风险是必然只是一个何时爆发的问题。
说到这儿又使我产生了更深的思考。其实价值投资者真正走得深走得远,关键依赖的是一个价值观。我自己有时候反思自己的经历。其实在投资实践中,我在关键的时刻所做出的选择,绝大部分不是基于眼前的财务数据,眼前的经营数据,主要是基于一种深刻的一种信仰。比如说,2018年底我认为中国股市出现历史性投资机会,其实在这个判断过程中我有多种依据,最主要的依据是信仰一种最基础的价值投资原理,越跌越有价值,哪怕你这个经济体确实有危险,确实衰退了,确实不好了。但是只要足够的下跌,就自然的就把这些风险都反应释放以后,过度下跌以后反而就出现了价值,所以价值是跌出来的,只要下跌就没有风险了,就有价值,只要上涨你基本面再好你也会产生风险,风险是涨出来的,我们总是认为风险是基本面造成的,有时候基本面衰退以后,只要股价足够大幅的下跌,反而可以在基本面衰退的时候,出现机会,这种对2018年下半年是历史性投资机会的判断,完全是对最基本的价值投资原理的一种基础的信仰,是一种价值观。
再举一个例子,有的时候,当你做出一个决策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批评你,都否定你都骂你的时候,这个时候你所做出的决定和选择是坚持自己的,基于实事求是即调查得出来结论,还是因为社会大众对你的压力,使你眼前的暂时利益损失了一些,使你在当下感到很困难而改变初衷,这时候完全不是一个知识层面的问题,完全不是一个投资分析的问题,也不是智力的问题,纯粹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是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还是因为大家对你的否定使你短期利益受损而放弃自己原则回归大众,也就是说,逆大众而动,是价值投资最关键的能力,它不是知识也不是智力,它就是价值观,是你对人生对所有的东西的深层次思考之后升华出的一种信仰!
于是我又回到一个老问题,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知道却做不到。为什么?大体上都很清楚了。但是做不到,做到关键时刻是靠信仰,就是我们跌得一塌糊涂,自己看上去惨不忍睹,这个时候你采取正确的方式是不卖出,还有底部加仓。我个人的求学历程,我感觉在这种状态下主动逆势加仓他是一种信仰驱动,就信越跌越安全,包括很多历史性的投资时刻正确做法与非正确做法主要是信仰的差异,必须建立起那种价值投资信仰。我说过一句话叫做,买研究报告,做投资相当于是自己花钱,请别人替自己谈恋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为什么这么说?就是研究的过程,你一方面知道这个公司的实际情况,是在知识层面和客观层面搞清楚事实。
实际上你研究的过程,最终在你的灵魂深处就构建出一种信仰。研究的过程是自我洗脑的过程,研究的过程是自我价值观形成的过程,研究的过程是你精神灵魂深处建立某种信仰的过程,所以研究表面上看是知道了事实真相,但实际上要持续地研究一两年之后,你的精神体系就有一种信仰之塔和信仰的骨架,这个信仰一旦建立起来,有时候它发生一些预期之外的波动的时候,你不要研究具体波动的真实现实,你靠这套信仰系统就能就能应对,所以最终成功的投资必须是建立一套对公司产业那种模式的灵魂深处的信仰,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能做到知行合一,就是长期的研究思考和求索实践,他有一套信仰,一旦形成信仰(宗教就是信仰,你看那宗教徒虔诚到什么程度)抛弃了所有甚至生命为了信仰,必须把研究提升到信仰。但是有的做不到知行合一,就是说第一他没研究,认知不到,连是非都不知道显然做不到。第二他知道是非,他真的知道但没有超越这个认知,没有建立出信仰。
信仰就是价值观,是对是非曲直的认识。从视觉中国那种风险的爆发,我们提出了企业研究过程中要重视企业的价值观风险,你一定要考察价值观,凡是价值观不正的一定会出问题,只是时间可能还没有到,第二又进一步地提到,其实投资者也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这种价值观就是构建出一种信仰,而这种信仰是在研究分析思考问题中投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信仰的根基是认知,但是一般的浅层认知也形成不了信仰,这就是要深度认知或者专注,为啥巴菲特老说专注?因为专注到一定程度,你就是信仰了,还有就是不断的在投资实践中磨练,最后你就发现有些规律、有些事情的发展,可能找不到一种数学方程和客观证据证明它跌多了一定要上涨,但是你发现市场总是这样的,就逐渐成为信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