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董宝珍电台(109):银行股被低估的深层原因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18-06-04

欢迎收听董宝珍电台,本期内容摘要:

1.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金融银行股被低估?假设中国金融银行股被低估是一个客观事实,那么一定就存在着一个使中国银行股被低估的深层次原因,而且这个原因包含着一种深刻的认知错误。因为在逻辑上一个企业被低估,在本质上就是市场大众对这个企业的未来发生了整体性错误的判断。本来人家这个企业这个行业未来很好,但是市场大众认为这个行业要崩溃,这个企业要破产,正是这种错误的认知会导致低估,因为它是错误的认知,所以错误的东西长不了,未来终究要估值修复。于是我们按照这个大逻辑说银行被低估了,那么是什么原因?是哪个方面出错了?这种错误在哪里?这就是我今天想要表达的。

2.金融危机实际上本质上他还是信任、信心和信誉的灭失和崩溃。外部表现是流动性缺失,然后大家都玩不下去了。那么08年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企业极端需要资金的时候,我们看一下美国银行业的所作所为。当时在美国企业最需要钱的时候,美国银行业对美国经济界的贷款规模下跌了20%多,就是负增长了20%多,这就意味着美国企业遇到流动性危机,越需要钱的时候,美国银行对它的贷款投放量,大幅断崖式减少。我的一个表格数据,大概持续好几年都是负增长,有一年的负增长达到了18%。与此同时另一个信息是什么呢?在金融危机发生后,银行业向企业的放贷规模大幅减少的同时,美国银行业的放贷利息提高了,净息差提高了,即给你投放减少又给你借贷的利息提升。这是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银行的做法,这种做法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是马克思的那句话,私人资本!美国的银行,美国的企业都是私人资本,私人资本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是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的理论解释是非常正确的!

3.美国的银行业,美国的金融业,美国的企业界在经济危机发生的时候是银行自我保护,大规模缩小贷款,还要抽企业的贷款,逼企业还账,最后这种行为就导致超调。超调把企业给抽死了。那么这种现象呢在中国会发生吗?我统计的数据就是过去中国经济发生了调整,发生了一些转型上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银行业向实体业的贷款增长率长期维持10%以上,从没有减少,只有2017年降到了8%。由于这种贷款源源不断的稳定的成长,就导致企业能够克服困难,有利于企业克服困难。

4.客观事实中国经济政策已经起到了推动企业经济发展,解决了存在的矛盾这样一个事实是真实的,然而在认知层面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错误。认知,也就是市场分析人士,经济学界的研究人士,他有一种极其错误的认知,他认为这个中国经济体制和美国的经济体制完全一样,完完完全全一样。中国的经济体制也像美国那样是纯粹私人资本占有的,一旦出现经济调整,银行就会收缩贷款,甚至于催逼贷款,企业就完蛋,就会出现那种美国式的大起大落式的波动。这就是认知层面,就是市场的认知层面和研究学者们所提出的观点。这个观点对吗?

5.事实证明不是这样的,中国的市场结构是,由政府主导的公有制与私有制混合而成的有中国特色的市场体制。这个体制,不是西方那种纯粹的私人资本,在中国这种体制下,政府是一个强有力的参与者,而且中国金融体制绝大部分是国有控股的,这个国有控股的银行他就和政府形成了默契。以社会利益为重,中国的银行是社会稳定的工具。这种社会稳定的工具对银行和社会都是有好处的。在中国经济发展转型调整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希望稳定那怎么办?就是此时不能减少对企业的贷款,所以我们看到中国银行业对企业的贷款是持续增加的,由于持续增加企业有了足够的资金,它抗风险和转型升级进步的能力就得到了保障,它就能够不经历严重的衰退,走向新的成长。

6.中国的银行80~90%是国有资本,中国的大型企业,中国的企业有至少1/3是国有企业,甚至在某些核心领域,国有企业成分更高,私营经济也和银行之间可以在政府的协调下达成默契,达成互信。在这样一个显然的事实面前,我们的研究者是视而不见的,是不承认这种特殊性的,他们主观地宣布,你中国,你大规模地向企业放贷,肯定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实际上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这种错误其实是很容易发现的。然而非常不幸的是他们没有发现。他们没有发现之后还大力传播!

7.2018年整个经济数据和银行数据都逐渐展现出好转,完全没有那种被市场预期的危机,百分之五六十的业绩衰退。所以错误要被修正,错误到了被摊牌的时间点了。

以上分析纯粹是主观分析,仅供参考,如有不对,实属必然,一切盈亏由投资人自负。


董宝珍电台版权贵由凌通价值网所有,如需引用董宝珍电台全部或者部分内容,请注明来源于董宝珍电台董宝珍电台是由凌通价值网制作、运营,由董宝珍先生播讲的,以价值投资为中心,兼顾其他领域的语音节目。在凌通价值投资网(官网:www.ltjztz.com),喜马拉雅FM(专辑:董宝珍电台),凌通价值网微信公众号(搜索:ltjztz),凌通价值网微博(搜索:凌通价值投资网)以及董宝珍先生的微博(搜索:否极泰董宝珍)上同时发布。

董宝珍先生及其团队已经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求索近20年,期间形成大量关于价值投资的心得、体会、思想、理论。这些思想、理论、心得体会董宝珍先生将在董宝珍电台和中国价值投资者分享。希望这些关于价值投资的思想、心得、体会,能够对中国价值投资的求索者们有所启发和帮助,也希望这些思想、心得、体会能对中国价值投资事业的发展有所推动。

董宝珍电台版权贵由凌通价值网所有,如需引用董宝珍电台全部或者部分内容,请注明来源于董宝珍电台。